[发明专利]轮毂式节能减振气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2173.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桃江县扬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5/08 | 分类号: | B60K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400 湖南省益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节能 气动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造以及发电领域,涉及一种轮毂式节能减振气动发电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设置在车轮轮毂上用于减少车辆振动,并利用振动和车辆自重通过内胎压缩空气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交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使用几乎已经到了全球普及的程度,在现代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汽车的前进主要是靠发电机带动车轮向前运转,车轮主要是由轮毂和包围在轮毂上的内胎和外胎组成,内胎内充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可以减缓由于路面不平产生的颠簸振动。
现有的车辆技术中,利用车胎主要是供车辆行驶使用,同时用于减振,缓解车辆颠簸振动的不适。
通过检索发现存在以下技术方案: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410084720.7,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日,公布了一种利用行驶车辆轮胎内运转气体作为动力发电的轮胎,由其技术方案描述可知,其工作原理是:车辆在行驶中,其轮胎由于受重量压力的作用,轮胎内的气体与车辆行驶方向作反方向运转。发明的要点就是利用轮胎中反方向运转气体作为动力,对轮胎中的充气内胎进行改进而使轮胎能发电;具体是在充气内胎中设置拦截部分,在拦截部分的两侧各开一孔,两孔再行环形连接,连接部分穿过钢圈,设置在钢圈内侧。
以上技术方案,其主要是利用车胎内气流随车的旋转产生的逆向运动势能,并且其通过引出两根气管并在中间再连接发电装置来实现发电,采用的内胎较复杂,制造麻烦,工艺复杂,也不容易修补替换。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10244935.0,申请日期2011年8月20日,公布了一种能发电的内胎,包括连通管和设置在连通管上的气动发电机,该内胎包括多个子胎,连通管和气动发电机,相邻两子胎的相邻两端设有连通管,连通管中安装气动发电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车及车载物的重压下,与路面最接近的子胎被压,被压子胎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其他子胎,被压子胎内的气体被迫通过连通管流向其他子胎,从而产生气体流动,流动的气体在流经安装在连通管中的气动发电机时,带动气动发电机发电,直到各子胎内的气压均衡为止。随着车轮的转动,被压的子胎逐渐离开路面时,被压子胎内的气压小于其他子胎,但立即被跟进的被压子胎所排出的气体补充。这样,随着车轮的转动,各子胎依次被压,排出的气体带动各个气动发电机发电,连接各个气动发电机,得到稳定的电流。
以上技术方案,其相邻两内胎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连通,不便于技术实现,接口处的密封性工艺难度大;同时运动时的振动都会对相邻两内胎的连接造成影响;另外,其工作时需要设置多个气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组网网络复杂;并且其必然会占用车轮轮毂的空间,给轮毂制造带来困难,同时车轮轮毂的空间被占用,必然会导致整体性降低,轮毂的刚度必然会受到影响。
经过对比分析,以上技术方案不能影响本申请文件的的新颖性,以上方案的相互组合不能影响本申请文件的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型的轮毂减振发电装置,用于转化车辆运动中的振动以及自重产生的部分能量,利用本发明所产生的电能充进车本身的电瓶中,提高其畜电瓶的使用寿命,又大大延长了电动车系列的工作时间。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对轮毂的刚度影响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式节能减振气动发电装置,它包轮毂(1)、压缩气袋(3)和气动发电机(4),所述轮毂(1)外周连接有环形集气罐(2);所述压缩气袋(3)至少为2个;所述压缩气袋(3)均布在集气罐(2)的外周,且所述压缩气袋(3)与之间彼此隔断;所述压缩气袋(3)与所述集气罐(2)通过阀门(301)连通,所述压缩气袋(3)的外侧设置有进气阀(302);所述轮毂(1)的径向设置有气动发电机(4),所述气动发电机(4)与所述集气罐(2)通过气孔连接处(5)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301)为单向出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302)为单向进气阀。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1)上设置的气动发电机(4)数量为1台。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气袋(3)为8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阀(302)设置在所述压缩气袋(3)的外侧沿所述轮毂(1)轴向向外;所有进气阀(302)以所述轮毂(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桃江县扬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桃江县扬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2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