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359.8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谦二;高桥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41/14 | 分类号: | F21S41/14;F21S41/12;F21Y105/0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灯具,特别地,涉及一种具备具有面状发光体的光源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用户对车辆用灯具的喜好多样化,不断要求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新颖外观的车辆用灯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车辆用灯具,其构成为,看上去象是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反射的光学部件以放射状发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990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的车辆用灯具中,反射镜的一部分的区域构成为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全反射,其余的区域构成为使来自光源的光透过等,结构比较复杂。另外,分别需要多个光源以及反射镜等,部件个数比较多。因此,现有的车辆用灯具存在制造成本高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具有新颖外观的车辆用灯具。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具有光源、以及对来自光源的光进行反射的光学部件。光源具有:基部,其沿灯具前后方向延伸;以及面状发光体,其设置在基部上。面状发光体设置为,向光学部件映出规定的图案。
根据该方式,来自面状发光体的光通过光学部件反射后示出规定的图案。
此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本发明的构成要素及表现,在装置、方法、系统等之间彼此进行置换而得到的技术方案,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而是有效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且具有新颖外观的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光源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使光源点灯时向反射镜映出的图案的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的光源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使光源点灯时向反射镜映出的图案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能够选择性地发出多个颜色的光的面状发光体的概略图。
符号的说明
20灯体,30透光罩,40灯具单元,41光源,42基部,43面状发光体,44反射镜,100车辆用灯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各附图所示的相同或者等同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于各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放大、缩小地示出。另外,在各附图中,对于说明上不重要的部件的一部分,进行省略。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图3是表示光源41的斜视图。在图1中,为了表示车辆用灯具100内侧的结构,而示出了将透光罩30拆卸后的状态。车辆用灯具100具有:灯体20、透光罩30、以及灯具单元40。
下面,将透光罩30侧作为前侧、将灯体20侧作为后侧而进行说明。另外,右侧及左侧,是以朝向灯具前方的方向为基础而进行说明的。
灯体20形成为具有开口的箱状。透光罩30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或者玻璃形成为碗状。透光罩30安装在灯体20的开口部上。由灯体20和透光罩30形成灯室12。在灯室12中收容灯具单元40。灯具单元40包含光源41、反射镜44、以及对它们进行支撑的支撑部件45。
光源41包含基部42、面状发光体43U、43D、43L、43R(以下,在集中对它们进行说明时或不特别地区分时,简称为“面状发光体43”)。基部42具有大致四角柱形状,配置为其延伸方向与灯具的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基部42由例如丙烯或聚碳酸酯等树脂或玻璃形成。
在朝向基部42的上侧的侧面42U上粘接固定面状发光体43U,在朝向下侧的侧面42D上粘接固定面状发光体43D,在朝向左侧的侧面42L上粘接固定面状发光体43L,在朝向右侧的侧面42R上粘接固定面状发光体43R。4个面状发光体43是有机EL(electro luminesecence)元件,形成为平面形状为大致长方形的片状。更具体地说,面状发光体43形成为,能够利用其边缘部分覆盖基部42的侧面的大小、形状。由于有机EL元件易于加工成任意形状,所以能够将面状发光体43形成为期望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场前台阶压电装置
- 下一篇:背板组件及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