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高速电梯补偿链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1116.4 | 申请日: | 2014-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5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之俊;戴红兵;王兴宁;周建明;何军;陈敏;张丽本;顾金云;栾珊珊;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12;C08K5/1515;C08K3/30;C08K3/26;C08K5/09;C08K5/098;C08K3/08;C08K3/34;B29C47/92;H01B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4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高速 电梯 补偿 护套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套料,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高速电梯平衡链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我国电梯行业也呈快速发展态势。电梯补偿链(也叫平衡链)是电梯电缆中的一个分支产品,用于高、中速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保护。电梯补偿链一般由金属链条、包裹层、护套层等组成,例如公开号为CN 10339814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平衡补偿链,包括金属链条、包裹于金属链条外的包裹层、设于包裹层外部的外护套、设于外护套外部的纤维层。其中,护套层对电梯补偿链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能够起到防止衡补偿链老化、抵抗油污的侵蚀、隔绝空气等作用。因此研制出性能优异的护套层对提高电梯补偿链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当电梯在顶层时,钢丝绳就在对重侧,对重侧就多了钢丝绳的重量;当电梯在底层时,钢丝绳就在轿厢侧,轿厢侧就多了钢丝绳的重量;装了补偿链就可以平衡这部份落差了,这就要求补偿链具有较高的重量。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梯补偿链护套料比重较低,很少能满足上述要求,就算制备的电缆料比重较高,其表面粗糙、硬度较低、强度和伸长率低,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比重较高且环保的高速电梯平衡链护套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型高速电梯补偿链护套料,它的原料配方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组分:聚氯乙烯树脂100~150份、增塑剂60~110份、稳定剂3~6份、润滑剂5~10份、无机填料100~300份、抗氧剂0~0.5份,所述的无机填料由硫酸钡粉末和选自碳酸钙粉、石粉、铁粉、锌粉、钼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按重量比1:0.1~1组成,所述的聚氯乙烯树脂由聚合度为800~1300的低聚合度氯乙烯树脂粉和聚合度为2000~3000的高聚合度氯乙烯树脂粉按重量比1:1~2组成。
优化地,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葵酯、环氧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化地,所述的稳定剂为钙锌稳定剂RUP151NB、RUP14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化地,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硬脂酸钙、硬脂酸钡、聚乙烯蜡、半精炼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化地,所述的抗氧剂为双酚A、二苯胺、对苯二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环保型高速电梯平衡链护套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方量的聚氯乙烯树脂、稳定剂、增塑剂加入混料机中,加热至70~80℃后加入配方量的润滑剂、抗氧化剂和无机填料,随后以100~150转/分钟的速度、在100~120℃温度下混合5~15分钟,出料;
(b)将步骤(a)所得物料投入双密炼机混炼,再通过双锥混炼机进入双阶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挤出造粒即可。
优化地,步骤(b)中,所述双锥混炼机的机身各段温度依次为:120℃~130℃、130℃~140℃、140℃~150℃、150℃~160℃、 160℃~165℃、165℃~175℃,机头温度为175℃~180℃,主机转速为30~50转/分,喂料转速为40~60转/分。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环保型高速电梯补偿链护套料,通过在原料配方中添加由硫酸钡粉末和选自石粉、铁粉、锌粉、钼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无机填料,一方面使得补偿链护套料比重较高,成本较低,可用于平衡轿厢的重量;另一方面使补偿链护套料具备优异的强度和伸长率,保证电缆在运行中不会发生断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1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