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00914.5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9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贝尔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6K9/20;G06K9/78;G06T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自助 银行 视频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监控系统的普及,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实现远程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提供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银行建立统一的视频监控和报警管理平台,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对安防、监控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更加突出,目前,国内的银行发展迅速,但即便如此,各银行网点的排队情况依旧。银行方面对此种状态基本策略是1,高端客户VIP服务 2,小额客户服务自助化。所以各银行对自助服务设施都有较大的投入。
随着自助银行和ATM使用量不断上升,针对自助银行与ATM的犯罪率的居高不下,使银行及各有关机构不可避免地面对以自助银行和ATM为目标的犯罪,银行卡风险防范日益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同时,区别于其他自助设施类出治安案件银行基本可以免责。但自助银行服务区是银行机构一部分,银行有义务为客户提供安全的环境,所以在自助银行服务区出事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面对日益严重的恶意粘贴、恶意安装、恶意遮挡摄像头、流串多次作案等针对ATM的不法活动,能够实时分析ATM监控视频,对行为异常事件进行检测,同时,自动抓拍记录高质量的人员面部图像,成为银行的对于监控行业提出的新要求。针对自助银行中发生的诸如遗留物、人员滞留、多人聚集、人员徘徊或倒地等有犯罪可能的人员行为,对自助银行内的人员行为分析并实时报警,也成为银行监控的当务之急。
因此,让新型的实时视频智能分析设备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将合理优化系统,全面提升银行的安防能力,能够在满足目前银行监控的实际需求的同时,有效遏制针对ATM和自助银行的金融犯罪。现有技术中,缺乏真正意义上实现远程、实时、智防主导的监控体系,缺乏更加贴近银行安防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远程、实时、智防主导的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自助银行视频监控系统,其包括银行自动柜员机、硬盘录像机、行为分析器、人脸分析器、网络传输单元和监控中心,所述银行自动柜员机的顶端安装有出钞面板摄像头,所述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正面安装有取钞人脸摄像头,所述银行自动柜员机的上方安装有全景摄像头,所述出钞面板摄像头、取钞人脸摄像头和全景摄像头机均通过硬盘录像机连接到网络传输单元,所述出钞面板摄像头和取钞人脸摄像头均通过人脸分析器连接到网络传输单元,所述全景摄像头通过行为分析器连接到网络传输单元,所述监控中心与网络传输单元连接。
优选的,其还包括插卡口传感器、出钞口传感器,所述插卡口传感器的输出端和出钞口传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到人脸分析器的输入端,所述。
优选的,所述插卡口传感器、出钞口传感器与人脸分析器的连接方式为RS232串口通信或RS485串口通信。
优选的,所述插卡口传感器和出钞口传感器均为红外对射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智能分析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警铃警笛,所述警铃警笛安装在银行自动柜员机上。
优选的,所述监控中心包括交换机、主控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监控终端,所述主控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监控终端均通过交换机连接到网络传输单元。
优选的,所述监控终端为个人计算机或电视墙。
优选的,所述网络传输单元为互联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集成了行为识别和人脸自动抓拍模块,可以实时分析自助银行监控视频,对进行异常事件进行检测,同时自动抓拍记录高质量的人员面部图像,自动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分类、跟踪和告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安防资源,提升安防效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助银行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贝尔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贝尔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00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