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视点立体视频在丢包网络中的GGoP级失真递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9963.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圆;陈莹;庞勃;崔波;侯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154 | 分类号: | H04N19/154;H04N19/59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点 立体 视频 网络 中的 ggop 失真 递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视频的传输。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视点立体视频在丢包网络中的GGoP级失真递归方法。
背景技术
帧间编码模式为视频编码带来了高压缩率,但同时也导致一个GOP中图像帧间的高依赖性。一旦某一个帧因信道出错而丢失,不仅该帧在重建时会出现失真,其后续的帧也将因帧间的参考不匹配而出现失真,即失真将在后续帧间传播。
而对于多视点立体视频来说,各视点图像数据之间有强相似性,不仅同一视点相邻帧之间存在时域相关性,同一时刻相邻视点对应帧之间还存在空域相关性,因此在多视点视频编码中,还采用了视点间的预测。多视点视频的这种编码方式虽然极大地降低了原始信号的时域和空域冗余度,但同时也降低了编码码流对抗网络传输错误的鲁棒性。在丢包网络中,其误差将向两个方向传播,传播模式由一维变为二维,因而对错误更加敏感。
目前已有的失真计算方法,如Sabir等人给出的MPEG-4编码的视频流通过具有误差弹性工具的有噪的衰落的信道时的误差模型。误差弹性工具指的是数据分区和分包,即视频被编码到不同的区和层。2008年Zhang等提出了一种递归的GoP级的传输失真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全帧丢失的误差传播行为模式上的。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将丢包的突发性纳入考虑,利用给出的Gilbert信道丢包模型,建立了一个更加精确的失真估计模型,以估计视频帧级和视频序列级的失真情况。尽管这些失真计算方法都能比较精确地对预期的失真情况作出估计,但它们只能应用到基于块的运动补偿预测框架的单视点视频编码器上或具有过高的复杂度,不适用于多视点立体视频的传输,同时也没有考虑到立体视觉的特殊性。在立体视频的研究中,针对具有视点间刷新等误差弹性工具的立体视频编码,X.Xiang等人提出了一种优化码率-失真模型,Tan等人为立体视频建立了一种端到端的速率-失真模型并得到了最佳编码器比特率和UEP速率。然而,这些文献计算的是只有左视点和右视点的传输失真。
迄今为止,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文献中尚未见开展有关多视点视频传输失真在GGoP级的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保持较低运算复杂度的前提下预测整个GGoP的失真及误差传播情况的多视点立体视频在丢包网络中的GGoP级失真递归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视点立体视频在丢包网络中的GGoP级失真递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H.264/MVC对多视点视频序列进行编码,用s表示视点编号,t为同一视点内帧的编号;
2)首先通过仿真在不同丢包率的条件下获得对应失真的测量值Dc(s,t);Dc(s,t)定义为仿真中实际测量到的失真,即视频传输前后同一视点同一帧的像素差值;在编码端统计出来视点间预测的宏块比例V和帧内模式编码的宏块比例Q,以及宏块中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掩盖方式的百分比U;
3)测量出第(s,t)帧第i像素的像素值Fi(s,t)分别在编码器和解码器处重建的第(s,t)帧第i像素的像素值和
4)计算出视点内相邻帧的均方差DTEC(s,t)和相邻视点的相同帧的均方差DVEC(s,t);
5)由以下公式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λa和λb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