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9751.3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77 | 分类号: | A61K36/77;A61P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溃疡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临床上,胃溃疡的症状包括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患者可出现黑便与呕血。胃溃疡有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尤其到秋季,医院消化内科的胃溃疡门诊量会出现高峰。
目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种类繁多,例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西药,这些西药疗效好,见效快,但是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而且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而,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又存在疗效慢,疗效不明显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荔枝核10-14、八果6-10、长节珠6-10、生白芍1-5、无花果叶4-8、茯苓13-17、延胡索10-14、川芎1-5、丹参10-14、小箭草6-10、三七4-8、甘草13-17、虫豆柴4-8、蔊菜13-17。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荔枝核12、八果8、长节珠8、生白芍3、无花果叶6、茯苓15、延胡索12、川芎3、丹参12、小箭草8、三七6、甘草15、虫豆柴6、蔊菜15。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利用具有理气散寒、活血化淤、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对于治疗胃溃疡患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荔枝核12、八果8、长节珠8、生白芍3、无花果叶6、茯苓15、延胡索12、川芎3、丹参12、小箭草8、三七6、甘草15、虫豆柴6、蔊菜15。
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赵某,男,40岁,患有胃溃疡三年,经常感觉到饥饿,餐后上腹经常感觉疼痛,并偶尔伴有黑便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三周后,上腹疼痛明显缓解,持续服用2个月后,患者治愈,所有不适症状消失。
病例二:
刘某,男,45岁。患有胃溃疡5年,上腹部经常疼痛,并且还伴有胃酸、恶心等症状。期间服用阿司匹林,但是治标不治本。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半个月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持续服用两个半月,患者治愈。
病例三:
朱某,女,33岁。主诉:患有胃溃疡半年,经常感觉胃部灼热疼痛,还伴有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半个月后,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一个半月后,患者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林,未经李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合猫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母猪体质的喂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