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用金属色遮蔽材料套件以及牙科用金属色遮蔽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9344.2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内田润;寺前充司;高桥周平;后藤正宪;吉本龙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松风 |
主分类号: | A61K6/087 | 分类号: | A61K6/087;A61K6/083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金属色 遮蔽 材料 套件 以及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牙科用金属色遮蔽材料套件及其使用方法。进一步详细地来说,本发明涉及色调再现性、对牙科用金属的粘接性、耐冲击性优异、而且操作性、固化性也良好的金属色遮蔽材料的套件及其使用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本发明的牙科用金属色遮蔽材料套件得到的牙科用金属色遮蔽膜。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牙科治疗中,审美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强烈要求牙科用材料具有牙科用修复物的色调类似于天然牙齿、且为漂亮的白色等特性。
在牙科治疗中,为了满足审美因素,通过使用陶瓷及树脂材料替代金属作为牙科用修复物的一些方法,可再现牙冠色。其中,树脂材料的开发值得注意,如今作为牙科用修复物出现了具有充分的耐摩耗性、弯曲强度、耐水性等的材料。
尤其是,镶面冠中经常使用树脂材料。镶面冠是如下所述的牙冠修复物:在被覆冠中,利用树脂材料等牙冠材料制作触及外观的部分,由此不仅可恢复口腔内的功能,而且可恢复审美性。示出其制作步骤的概要。
首先,对被称为金属框架的金属铸造物实施喷砂等适当的前处理,并用笔等在处理面涂布金属粘接性预处理剂。
有时为了提高金属框架的表面与树脂的机械结合力而在金属框架的表面附着固位珠(retention beads),由此形成凹凸。为了填埋多个固位珠间的缝隙、赋予粘接强度,涂布预遮瓷材料之类的材料并使其固化。接下来,为了掩盖金属色,涂布由具有高对比度的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遮色瓷糊剂并使其固化。根据需要,重复进行该遮色瓷糊剂的涂布和固化。在得到充分的金属遮蔽性后,在其上一点一点地堆塑牙冠形成用硬质树脂糊剂,根据需要重复聚合,最终制作出牙齿形态(非专利文献1)。
这里,如果金属框架与遮色瓷材料未充分粘接,则遮色瓷材料固化体或硬质树脂糊剂固化体从金属面脱落而不得已要进行再制作,另外,饮食品的色素进入金属框架与遮色瓷材料固化体的缝隙中会发生审美性变差的问题。
另外,迄今为止,开发了各种高性能的金属粘接性预处理剂(专利文献1、2、3)。
然而,实际上在口腔内仍然会发生被认为是由硬质树脂与金属框架的粘接性引起的硬质树脂的断裂或从金属框架剥离、由着色引起的外观不良之类的问题。上述问题仍然残留的背景,认为金属粘接性预处理剂与遮色瓷材料的粘接性是一个原因。
进而,对于遮色瓷材料而言,术者使用时的操作性这样的观点变得非常重要。操作性差时,有时无法均匀地涂布而导致粘接力降低,而且从审美性的观点考虑也成问题。另外,在对遮色瓷材料本身赋予了粘接性时表面固化性等也变差,从审美性、强度的观点考虑成问题。
迄今为止,开发了各种遮色瓷及遮色瓷套件作为遮色瓷材料(专利文献4、5、6、7)。
然而,仅仅一种糊剂类型的遮色瓷材料比两种、三种类型的遮色瓷材料的粘接强度差,而且在操作性方面也存在不能彻底填满多个固位珠间的缝隙或作为遮蔽材料的操作性淌得过多的糊剂之类的问题。另外,在两种、三种类型的情况下,虽然能看到各改善,但在糊剂的操作性、色调再现性、物性强度等方面仍然残留问题。
另外,在将该遮色瓷涂布、聚合后用硬质树脂堆塑上部结构的操作中,术者使用金属器械进行堆塑操作是惯例,而此时成问题的是遮色瓷材料中所含的填料被金属器械切削,固化后的遮色瓷材料发黑,对审美性带来严重的损害。
作为第一个课题,可举出确保优异的耐久性、粘接强度和牙冠色的色调再现性,而且担保良好的操作性。近年来,对于牙科材料而言,为了使其类似于天然牙或显得更白而用硬质树脂的牙冠色的再现性优异,但由于框架使用金属,因此,遮色瓷材料的特性很重要。遮色瓷材料必须彻底遮蔽金属的颜色,并且再现上部结构的色调、透过性。因而,要求如下所述的遮蔽材料,即,其进入多个固位珠间的缝隙并且担保物性强度,进而赋予色调掩盖性、再现性,并且具有能以薄层再现的操作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临床齿科理工学、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2006年5月、宫崎隆·中岛裕·河合达志·小田丰编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0924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896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23832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2631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52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8-94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21569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松风,未经株式会社松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9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射用奥拉西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流体喷射装置及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