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8141.1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波;杨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F21V33/00;F21W131/4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王加岭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灯 一体化 摄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头戴式照明矿灯,只具有照明功能,而对于目前我国大力强调安全生产,尤其是对矿井下作业人员监测和预防矿内事故发生及事故后迅速救援的要求目标来说,现有矿灯因功能单一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生产和管理。为了实时监测矿井下工作情况以避免矿内事故发生,目前矿下作业人员佩戴头戴式矿灯的同时还需佩戴头戴式摄像机,这种头戴式矿灯和头戴式摄像机分离佩戴方式使佩戴人员头部携带的设备连线结构复杂,可用性、可操作性、移动性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采取高度集成化将照明矿灯和摄像机紧密结合在一个非常小的头戴式结构内,可以极大地提高佩戴人员的可用性、可操作性和移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安全帽上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矿灯单元和摄像机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前端的防护玻璃、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后端的出线管,所述矿灯单元和所述摄像机单元呈上下并列结构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后端还与所述出线管连通,所述壳体前端开口处开设有螺纹槽,所述防护玻璃卡嵌在所述螺纹槽内,所述矿灯单元包括LED矿灯模块,所述摄像机单元包括:主控芯片和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音视频信号存储模块、音视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讯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音视频信号发射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还与终端控制中心无线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是由ABS塑料制成的壳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玻璃为防爆型玻璃。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ED矿灯单元还电连接有第一触发开关,所述摄像机单元还电连接有第二触发开发,并且所述第一触发开关和第二触发开关均为两段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矿灯一体化摄像机,采取高度集成化将照明矿灯和摄像机紧密结合在一个非常小的头戴式结构内,极大地提高了佩戴人员的可用性、可操作性和移动性,可以实时、快速地采集和存储音视频信息,同时可以将采集到的音视频信息传输至终端控制中心,并可以实现与终端控制中心人员间的实时语音通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2和图3所示的摄像机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壳体、2、矿灯单元,3、摄像机单元,4、出线管,5、防护玻璃,6螺纹槽、7、密封圈,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矿灯一体化摄像机,包括:可拆卸式连接在安全帽上的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内矿灯单元2和摄像机单元3、设于所述壳体1前端的防护玻璃5、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后端的出线管4,所述矿灯单元2和所述摄像机单元3呈上下并列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壳体1的后端还与所述出线管4连通,所述壳体1前端开口处开设有螺纹槽6,所述防护玻璃5卡嵌在所述螺纹槽6内并与所述壳体1前端开口处紧密连接,使所述腔体通过防护玻璃密封,提高安全性能以满足矿用设备防爆性能要求。
所述矿灯单元2包括LED矿灯模块,所述摄像机单元3包括:主控芯片和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音视频信号采集模块、音视频信号存储模块、音视频信号发射模块、通讯模块和驱动电路,所述音视频信号发射模块和所述通讯模块还与终端控制中心无线连接。可以实时、快速地采集和存储音视频信息,同时可以将采集到的音视频信息传输至终端控制中心,并可以实现与终端控制中心人员间的实时语音通讯。
其中,所述壳体1是由ABS塑料制成的壳体,所述防护玻璃5为防爆型玻璃,具有高强度、高抗冲击性,同时具有阻燃、耐高温及防爆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利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81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高效工业无线遥控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