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的电极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4452.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1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S.C.穆斯;J.P.希利;B.M.霍塔林;T.J.富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4/8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傅永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电极 组件 | ||
1. 一种制造增强的膜电极组件的方法,包括:
使电极墨沉积在第一基底上,以形成第一电极层;
将第一多孔增强层施加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表面上,以形成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
使第一离聚物溶液沉积在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上,以形成第一离聚物层;以及
将膜多孔增强层涂覆于所述第一离聚物层的表面上,以形成增强的膜层。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第二离聚物溶液沉积在所述膜多孔增强层上以形成第二离聚物层,其中所述第一离聚物层、膜多孔增强层和第二离聚物层共同地形成所述增强的膜层;
将所述增强的膜层干燥;以及
将所述增强的膜层的第二离聚物层结合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以形成所述增强的膜电极组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上形成粘性离聚物层,并且其中第二离聚物层被结合到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使得所述粘性离聚物层位于所述第二离聚物层和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之间并促进这两层之间的粘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使第二离聚物溶液沉积在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上,以便在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上形成第二离聚物层;以及
将所述第二离聚物层结合到所述增强的膜层,以形成所述增强的膜电极组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增强的膜层结合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以形成所述增强的膜电极组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上形成粘性离聚物层,并且其中将所述增强的膜层结合到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使得所述粘性离聚物层位于所述增强的膜层和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电极层之间并促进这两层之间的粘接。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用在溶剂中包含从约0.2至约2重量%的磺化全氟环丁烷、全氟磺酸离聚物或者其混合物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所述膜多孔增强层进行预处理;以及将所述膜多孔增强层干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底是贴花基底,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电极层从所述贴花基底转印到无微孔层的气体扩散层、带微孔层的气体扩散介质、或者自支撑的微孔层。
9. 一种增强的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包括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层、和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第一多孔增强层;以及
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上的增强膜层,所述增强膜层包括在所述第一多孔增强层上的第一离聚物层、和在所述第一离聚物层上的膜多孔增强层。
10. 一种燃料电池,包括:
增强的电极组件,所述增强的电极组件包括:
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包括在第一基底上的第一电极层、和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上的第一多孔增强层;
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上的增强的膜层,所述增强的膜层包括第一离聚物层和在所述第一离聚物层上的膜多孔增强层;
位于所述增强的膜层上的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包括在第二基底上的第二电极层和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的第二多孔增强层;以及
一对板,所述一对板位于所述第一催化剂涂覆基底和所述第二催化剂涂覆基底的基底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44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核心预力拉伸自复位挫屈束制斜撑减震装置
- 下一篇:车体的侧面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