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92261.0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孙立岩;刘国栋;赵飞翔;张天浴;唐青;陆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H11/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流化床 联合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颗粒物料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温物料冷却技术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如化工、医药、食品、轻工、矿治、动力等工业领域。在运行中待冷却颗粒物料粒度分布范围较宽,粒径差别可以达到十几毫米,这样的颗粒物料在进入流化床冷却器后,大颗粒物料会沉积在流化床底部,变为固定床状态,无法正常流化和冷却;过大的空气速度会使小颗粒物料被气流携带飞走,而且加大了能耗。颗粒粒径的差别使得颗粒物料所需冷却室时间不同,而现有的冷却器对大小颗粒物料采取一起冷却的方法,使得冷却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为解决现有的冷却器对待冷却颗粒物料直径范围适应能力差、颗粒物料不能正常流化、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方案一: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它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料口、排气管、排料口,所述进料口、排气管和排料口均设置在冷却器主体外部,且进料口与冷却器主体两相对应端侧壁的其中一端侧壁连通,所述排气管和排料口由上至下设置且均与冷却器主体两相对端侧壁的另一端侧壁连通,所述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还包括往复炉排、溢流板、挡板、三个冷却室、三个风室、三个排料管、两个布风板、多个风帽,所述三个冷却室分别是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和尾部冷却室,三个风室分别是风室一、风室二和尾部风室,所述风室二和尾部风室均为流化床风室;
溢流板及挡板均平行于冷却器主体所述两相对应端侧壁设置且均固定在冷却器主体内的底板上,溢流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一端侧壁相邻设置,溢流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一端侧壁之间区域为冷却室一,往复炉排设置在冷却室一内,往复炉排的下方设置风室一;溢流板顶端与冷却器主体顶板之间设有通道一,溢流板上与往复炉排上表面相对应处设有出口一;溢流板与挡板之间区域为冷却室二,挡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另一端侧壁之间区域为尾部冷却室,冷却室二和尾部冷却室内分别水平设置一布风板,冷却室二内的布风板下方设置有风室二,尾部冷却室内的布风板下方设置尾部风室,风室二和尾部风室由进料口向排料口方向由高到低错落设置,挡板上设有出口二,出口二的高度与冷却室二的布风板高度相一致,每个布风板上均布加工有多个布风孔,每个布风孔处设有风帽,每个布风板上以及往复炉排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排料管,排气管和排料口均设置在尾部冷却室的布风板上方。
方案二: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它包括冷却器主体、进料口、排气管、排料口,所述进料口、排气管和排料口均设置在冷却器主体外部,且进料口与冷却器主体两相对应端侧壁的其中一端侧壁连通,所述排气管和排料口由上至下设置且均与冷却器主体两相对端侧壁的另一端侧壁连通,所述往复炉排-流化床联合冷却器还包括往复炉排、溢流板、两个挡板、四个冷却室、四个风室、四个排料管、三个布风板、多个风帽,所述四个冷却室分别是冷却室一、冷却室二、冷却室三、尾部冷却室,四个风室分别是风室一、风室二、风室三、尾部风室,所述风室二、风室三及尾部风室均为流化床风室;
溢流板及两个挡板均平行于冷却器主体所述两相对应端侧壁设置且均固定在冷却器主体内的底板上,溢流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一端侧壁相邻设置,溢流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一端侧壁之间区域为冷却室一,往复炉排设置在冷却室一内,往复炉排的下方设置风室一;溢流板与冷却器主体顶板之间设有通道一,溢流板上与往复炉排上表面相对应处设有出口一;溢流板和与该溢流板相邻挡板之间区域为冷却室二,相邻两挡板之间区域为冷却室三,两个挡板中余下的一个挡板与冷却器主体所述另一端侧壁之间区域为尾部冷却室,冷却室二、冷却室三和尾部冷却室内分别水平设置一布风板,冷却室二内的布风板下方设置有风室二,冷却室三内的布风板下方设置有风室三,尾部冷却室内的布风板下方设置尾部风室,风室二、风室三和尾部风室由进料口向排料口方向由高到低错落设置,与溢流板相邻的挡板上设有出口二,出口二的高度与冷却室二的布风板高度相一致,与冷却器主体所述另一端侧壁相邻的挡板上设有出口三,出口三的高度与冷却室三的布风板高度相一致,与冷却器主体所述另一端侧壁相邻的挡板顶端与冷却器主体顶板之间设有通道二,每个布风板上均布加工有多个布风孔,每个布风孔处设有风帽,每个布风板上以及往复炉排的末端分别设置一排料管,排气管和排料口均设置在尾部冷却室的布风板上方。
本发明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2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