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90095.0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6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鑫;张勇;修霞;逄增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鑫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27/16;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老年性 耳聋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老年性耳聋是老年人常见的耳部疾病,临床以听力减退,甚至失听为特征。《左传》解释为“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临床上耳聋与耳鸣多同时存在。《医学入门》说:“耳鸣乃是聋之渐也”。特别是老年人,几乎有耳鸣的人都有高频听力的下降,有的人因耳聋较重而耳鸣被掩盖。老年性耳聋的特点为两侧对称性听力下降,发生年龄因人而异,有的始于40岁,有些老人到80岁听力尚佳。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气充沛,肾精充足,上濡于耳,则听觉敏锐;若年老体衰,肾气亏虚,精血不足,耳失濡养,则致耳鸣、耳聋。对于老年性耳聋的治疗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有助于老年性耳聋的患者康复的显著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熟地黄12~15份、淮山药12~15份、山萸肉8~10份、丹皮8~10份、茯苓8~10份、泽泻8~10份、五味子8~10份、磁石12~15份、石菖蒲8~10份、磨盘草12~15份、补骨脂8~10份、火炭母草根0~6份、小血光藤0~8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山萸肉10份、丹皮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五味子10份、磁石15份、石菖蒲10份、磨盘草15份、补骨脂10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山萸肉10份、丹皮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五味子10份、磁石15份、石菖蒲10份、磨盘草15份、补骨脂10份、小血光藤8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山萸肉10份、丹皮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五味子10份、磁石15份、石菖蒲10份、磁石15份、补骨脂10份、火炭母草根6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熟地黄15份、淮山药15份、山萸肉10份、丹皮10份、茯苓10份、泽泻10份、五味子10份、磁石15份、石菖蒲10份、磨盘草15份、补骨脂10份、火炭母草根6份、小血光藤8份。
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耳聋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磁石、石菖蒲、磨盘草、补骨脂、火炭母草根、小血光藤,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磁石、石菖蒲、磨盘草、补骨脂、火炭母草根、小血光藤,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干燥,再加入适量糊精和矫味剂,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
作为优选,包括如下步骤:称取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五味子、磁石、石菖蒲、磨盘草、补骨脂、火炭母草根、小血光藤,置入容器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浓缩,干燥,粉碎。
本发明各中药成份的药理分析如下:
熟地黄【来源】本品为生地黄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淮山药【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山萸肉【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味】酸、涩,微温。【归经】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丹皮【来源】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鑫,未经郑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90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人参的植物组合物提取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用于乳腺癌早期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