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挡边的充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9803.9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毓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挡边 充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为羽绒被实现快速充绒从而提高羽绒被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工成本的设备,属于羽绒被充绒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羽绒被的结构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在羽绒被上通过缝合将羽绒被的内孔空间分隔成贯穿羽绒被内孔的互相平行的多个长条形格子,一种是通过缝合将羽绒被的内孔分隔成多个横向和纵向的方形格子,方形格子间预留供充绒管进出的开口。羽绒被通过格子的分隔阻挡作用,能够防止羽绒移动到其他位置,防止一些位置没有羽绒,一些位置羽绒过多。因此,格子分割得越多,羽绒被的羽绒分布就更加的均匀,使用的舒适度也就越好。
羽绒被的充绒过程,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把充绒管插入被子里相应的需要充绒的互相分隔开的格子内,只有一个充绒管,需要一格一格充。充绒时,一般从最里的一个格子开始直至最外面的一个格子,然后再充另外一排,直至充完,把充绒管插到位后,启动充绒机,把羽绒充进该格子,然后充下一个格子,充满后,把被子移交下一工序,由人工将被子拍平,挤出多余空气,再把开口缝合好后折叠打包。整个过程中,除充绒是通过充绒机充绒外,主要依赖于人工的处理,在充绒时,由于会充进大量空气,使羽绒被鼓胀,导致一部分羽绒会在气体膨胀的作用下跑到其他格子去,因此,常出现羽绒被的各方格里的羽绒不均匀的情况,需要后期人工推平。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人工依赖更小,充绒效率更高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人工依赖更小,充绒效率更高的带挡边的充绒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带挡边的充绒机,主要由床架、充绒机1、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动力装置安置在床架上,充绒机安置在床架边,在床架上设有三个平铺的移床2,移床朝向充绒机一侧的边缘设有向上突起的下卡条21,下卡条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卡口,充绒机1的出绒口与充绒管3的进口端套接,所述的移床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围绕床架的边缘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的床架主要包括床框、横向移动架、纵向移动架和吸气风扇;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的控制系统选用能够编程的工控机或电脑芯片或电脑;所述的卡条上方设有与其结构相同、倒置安置在卡条上方的上卡条25,上卡条和卡条之间通过插销26固定;床框朝向充绒机一侧的外壁向上升起形成挡边;所述的充绒管为中空的圆柱形,充绒管的进口端外壁设有向外突出的两道互相平行的突缘,充绒管通过两道突缘卡在挡边上,能够沿挡边滑动。
所述的插销设置在上卡条的底壁上或下卡条的顶壁上,相应的,在下卡条的顶壁上或上卡条的底壁上设有相应的插孔,插销插入对应的插孔,将上卡条和下卡条紧固在一起。
有益效果
1、在床架边缘设有向上突起的挡边,用于挡住充绒管,使其不会随移床的纵向移动而移动;在下卡条上方设置上卡条,在下卡条和下卡条之间形成圆孔,使充绒管能够在圆孔内前后移动,在充绒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动力装置带动移床和移床上的羽绒被移动,使充绒管进入下一排需要充绒的格子,减少了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床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开图;
图4是将纵向移动架安置在床框上后的示意图;
图5是移床的正面图;
图6是移床的背面图;
图7是充绒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充绒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移床在充绒区域移动充绒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带挡边的充绒机,主要由床架、充绒机1、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动力装置安置在床架上,充绒机安置在床架边,在床架上设有三个平铺的移床2,移床朝向充绒机一侧的边缘设有向上突起的下卡条21,下卡条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卡口,充绒机1的出绒口与充绒管3的进口端套接,所述的移床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围绕床架的边缘做横向或纵向移动;所述的床架主要包括床框、横向移动架、纵向移动架和吸气风扇;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的控制系统选用能够编程的工控机或电脑芯片或电脑;所述的卡条上方设有与其结构相同、倒置安置在卡条上方的上卡条25,上卡条和卡条之间通过插销26固定,上卡条上的卡口与上卡条上相应的朝下的卡口形成圆孔,用于固定充绒管,使充绒管能够在圆孔内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雅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9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微米/纳米分级式孔的微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