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场感应式电解制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8676.0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史育军;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孔雀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场 感应 电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制氢装置,是一种使传统的电解装置置身于高压电场内,加速离子的电泳速度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场感应式电解制氢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清洁燃料已经被利用,但是它有个缺点:不能像煤炭和石油一样被储存运输,也不能在没有太阳的夜里被人们利用,如果要把太阳能作为一种为地球提供主要动力的清洁能源,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把太阳能储存起来。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氢可以为如何储存太阳能提供新的解决办法。现有技术制氢是采用电解法制氢,电解就是借助直流电的作用,将溶解在水中的电解质分解成新物质的过程。普通电解制氢的缺点是在电解的时候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吸附水分子一起移动,形成了一个分子团,由于体积变大,所以运动速度变的很慢,从一边到另一边的移动时间长,消耗能源大。现有的技术如果要提高制氢的效率,就必须提高离子的移动速度。而要提高离子的移动速度,现有技术只能采用提高电解电压的方法才能实现,但是这样的做法就大大的降低了能源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装置的优势是在传统电解装置外加一个强电场,在强电场的感应推动下,使得电解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移动速度大为提高,并且由于强电场和离子之间没有电觳交换,所以不消耗能源,从而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为氢气的制取和利用都打开了瓶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场感应式电解制氢装置,它是由两个底部连通的容器与一组高电压电极,和一组低电压电极组成,高电压电极设置在容器的外壁,低电压电极设置在容器的内壁。容器的材质为绝缘材料,在容器内储存被电解的液体。外壁两端的高电压电极使容易处在强电场中。在强电场的感应作用下,被电解的液体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分别快速的向相应区间移动,形成了正离子集结区和负离子集结区。此时,设置在容器内壁的低压正电极夺其负离子集结区负离子的电子,使其还原成氧化剂(O2),同理,设置在容器内壁的低压负电极给予正离子集结区正离子电子,使其氧化成还原剂(H2)。本装置大大提高了离子的电泳移动速度,确保低压电极的电子有效交换,使得电解速度大大提高,而且由于电子的交换电极是大电流低压电极,使得电解的效率成倍增加,产气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电场感应式电解制氢装置,它是由两个底部连通的容器1与一组高电压正电极3、高电压负电极4,一组低电压负电极7、低电压正电极8组成,高电压电极3、4设置在容器1的外壁两端,低电压电极7 、8设置在容器1的内壁两端,容器1分为氧化区和还原区,氧化区在靠近电场的负极,还原区在靠近电场的正极,容器1的材质要求为绝缘材料,在容器1内储存被电解的液体2。
在容器1的外壁两端设置一组高电压电极3、4,是为了使容器1的氧化区和还原区都处在一个强电场之中。在强电场的感应推动下,被电解的液体2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分别快速的向相应区间移动,称为电泳。电泳的结果是使在靠近正极的区间集聚了大量的负离子,形成负离子集结区5,在靠近负极的区间集聚了大量的正离子,形成正离子集结区6。在容器1负离子集结区5设置一个低压正电极8,确保负离子集结区5处的负离子失去电子,使其还原成氧化剂10(O2)。在容器1正离子集结区6设置一个低压负电极7,确保正离子集结区6处的正离子得到电子,使其氧化成还原剂9(H2)。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孔雀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孔雀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轴染色节能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列车车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