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7176.5 | 申请日: | 2014-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7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乐;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G02B21/3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医用 细胞 染色 载玻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玻片,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
背景技术
对于一大部分病人来说,入院后及治疗过程中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同时,对于疑似或确诊为白血病的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验也是必须的检验项目。目前,血细胞常规分析在广大基层医院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大大减少了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对于血细胞异常的病人除了再次复查外,检验结果准确的金标准就是人工涂片镜检;同时,骨髓涂片的检查在基层医院就完全是人工镜检。如此一来,比起机器自动染色,人工血细胞及骨髓细胞涂片染色过程中存在的染液浪费及染色不均匀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其具有染色均匀、节省染液、节省时间等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包括矩形的玻璃体;由呈矩形板状的手持部和加样部构成;所述的加样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突出挡板Ⅲ,另一端与手持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的加样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挡板Ⅰ和突出挡板Ⅱ。
所述手持部为单面磨砂面。
所述加样部长度为75.2mm,宽度为28.4mm。
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样部三面设有突出挡板,可防止医院的检验人员在进行细胞涂片染色及骨髓涂片染色等染色过程中染色液外溢,减少染色液用量,节省了染色液,且轻微晃动即可染出更均匀的涂片;且由于突出挡板的设置,染片保存时,不需使用特殊隔板即可避免染片的磨损,降低了染片的保存难度。且加样部和手持部通过转轴连接,可在加染色液时折起,使加样部形成四面均密闭的凹槽,仅轻微晃动载玻片即可染色均匀,且染色液不会流出造成浪费。手持部单面磨砂面且设有凹槽,以方便拿取,可以防止在拿取时滑落,加强了操作时的安全性。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染色较为方便,快捷,可提高人工镜检的工作效率;采用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进行染色该既保证了人工镜检的精准,又保证了时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沿长度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的加样部端,沿宽度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的手持部端,沿宽度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是:1、手持部2、加样部,3、突出挡板Ⅰ,4、突出挡板Ⅱ,5、突出挡板Ⅲ,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包括矩形的玻璃体;由呈矩形板状的手持部1和加样部2构成;所述的加样部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突出挡板Ⅲ5,另一端与手持部1通过转轴6连接,所述的加样部2沿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突出挡板Ⅰ3和突出挡板Ⅱ4。
所述手持部1为单面磨砂面。
所述矩形的玻璃体长度为80.2mm,宽度为30.4mm,厚度为2-2.2mm,加样部2长度为75.2mm,宽度为28.4mm。
本发明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在使用时,一只手捏起载玻片的手持部,另一只手,在加样部的开口一端居边缘2cm处,滴大小适宜的血滴或骨髓细胞于载玻片的加样部,用推片制成标准涂片;将改良医用细胞染色载玻片的手持部沿转动轴折起,然后根据不同染色项目滴加相对应的染液,并轻微晃动载玻片使染液分布均匀;各染色步骤完成后,把玻片烘干即可供检验工作人员进行显微镜镜检;检验完毕后,直接可把载玻片重叠排列放置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71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滑动悬垂线夹
- 下一篇:一种矿用自卸车后桥试验台及后桥试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