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实木外开门窗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5879.4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倪守强;倪海琼;魏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E06B3/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性能 实木 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门窗,尤其是涉及一种实木外开门窗。
背景技术
木制门窗以其密封性能好、隔热、隔声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由于木制外开门窗开启扇的扇框与与其固定或搭接的框或中梃之间的固定或搭接型腔的结构导致其固定或搭接位置的密封性能差,冷空气很容易通过关闭的门窗缝隙进入室内,其保温密封效果并不理想,其还存在框型材和五金不通用而导致的门门窗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热隔声、节能保温效果好,五金制作成本低的密封性能好的实木外开门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密封性能好的实木外开门窗,其包括木框、木扇框和中空玻璃或包括木框、木扇框、中空玻璃和木中梃;在木扇框与木框的固定和搭接位置有三道密封或在木扇框与木框的固定位置和木扇框与木中梃的搭接位置有三道密封:室内侧搭接在一起的两个密封胶条A、B,室外侧搭接在木框或木中梃室外侧上并固定在木扇框室外侧边缘处的密封胶条C,中间的等压胶条D;密封胶条A固定在木框或木中梃室内侧边缘处,密封胶条B固定在木扇框室内侧边缘台阶处,等压胶条D一端固定在木框或木中梃中间向搭接型腔探出的胶条凸台上,另一端搭接在木扇框中间向搭接型腔探出的胶条挡壁上;
所述的木扇框与木框的固定和搭接位置或木扇框与木框的固定位置和木扇框与木中梃的搭接位置处的搭接或固定型腔的尺寸:木扇框上的旋转五金面与木框或木中梃上的五金面之间的距离满足常用五金的安装尺寸,避免安装在木扇框上的旋转五金与安装在木框或木中梃上的旋转五金相互碰撞,且能够通用现有常用五金,降低制作成本;所述胶条挡壁探出的最外端面与旋转五金面齐平,避免了木扇框旋转时与五金的磕碰的发生;所述胶条凸台探出的最外端面与所述固定密封胶条A的室内侧边缘处的最外端面之间的距离满足玻璃安装入槽深度的要求,使固定或搭接木扇框的木框或木中梃也能直接卡接固定玻璃,使木框或木中梃能够通用,降低制作成本。
上述所述的木扇框上的旋转五金面与木框或木中梃上的五金面之间的距离为16.5-17mm,能满足现有常用五金的安装尺寸,不用特制五金,节省成本。
上述所述胶条凸台探出的最外端面与所述固定密封胶条A的室内侧边缘处的最外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6mm,能满足现有的常用的玻璃安装入槽深度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木扇框、木框、木中梃,其热传导低,外面的低温不易交换到室内;其还通过对木扇框与木框或木中梃之间的固定或搭接型腔壁的结构的改进,使型腔壁上能够安装等压胶条D,使木扇框与木框或木中梃之间能够采用三道密封结构,其密封效果好,阻挡了冷空气通过关闭的门窗缝隙进入室内,降低了冷空气的进入;这些措施都保证了实木外开门门窗的保温隔热效果,市场效果越来越好。本发明木扇框上的旋转五金面与木框或木中梃或上的五金面之间的距离满足常用五金的安装尺寸,避免安装在木扇框上的旋转五金与安装在木框或木中梃或上上的旋转五金相互碰撞,延长了五金使用寿命,减少了门门窗的维修次数,且能够通用现有常用五金,降低制作成本;胶条挡壁探出的最外端面与旋转五金面齐平,避免了木扇框旋转时与五金的磕碰的发生,延长了木扇框和五金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门窗的维修次数;所述胶条凸台探出的最外端面与所述固定密封胶条A的室内侧边缘处的最外端面之间的距离满足玻璃安装入槽深度的要求;使固定或搭接木扇框的木框或木中梃也能直接卡接固定玻璃,使木框或木中梃能够通用,降低制作成本。总之,本发明隔热隔声、节能保温效果好,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CC剖面图;
图5为图1和图3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奥润顺达窗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