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5747.1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孝信;柳泽忠;山田宗登;畑矢英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供热水装置,使用将由加热装置加热后的高温的热水贮存在贮热水槽,使用贮存的热水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1表示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的供热水装置。如图11所示,供热水装置包括:具有气体冷却器(供热水热交换器)101的热泵单元102;和具有贮存水和生成的热水的贮热水槽103的贮热水单元104。
热泵单元102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105、气体冷却器101、膨胀阀(减压装置)106、蒸发器107连接为环状而构成。另外,贮热水槽103的下部、循环泵108、气体冷却器101、贮热水槽103的上部分别用配管连接,形成水回路。
并且,专利文献1记载的供热水装置,在贮热水槽103的下部和气体冷却器101之间的水回路,具备将抑制水垢生成的抑制剂供给至水回路的水质调整部(添加器)109。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9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结构中,当进行水质调整部的更换等的维护时取下水质调整部时,由于施加于供热水装置的内部的水压,供热水装置的内部的水从水质调整部被取下而成为敞开到大气的部位流出。由此,操作者需要预先放出在供热水装置的内部流动的水之后进行维护,由此,存在水质调整部的维护变得繁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水质调整部的维护性的供热水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课题,本发明的供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贮存热水的贮热水槽;将水供给至上述贮热水槽的下部的供水管;从上述贮热水槽的上述下部导出上述水的入水管路;对从上述入水管路送来的上述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将由上述加热装置加热后的上述水供给至上述贮热水槽的上部的出热水管路;和可装卸地设置于上述入水管路或上述供水管,使流入的上述水成为难以生成水垢的水质后流出的水质调整部,其中上述入水管路或上述供水管包括:配置在上述水质调整部的上游侧,关闭流路的第一截止阀;和配置在上述水质调整部的下游侧,关闭流路的第二截止阀。
由此,能够利用配置在水质调整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截止阀关闭入水管路。由此,即使将水质调整部取下,仅在被关闭的2个截止阀之间滞留的水流出,能够使维护时的放水操作简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水质调整部的维护性的供热水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该供热水装置的水质调整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该供热水装置的水质调整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该供热水装置的水质调整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供热水装置的吸气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供热水装置的另外的吸气装置的概略结构图,(b)是该吸气装置的主要部分平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该供热水装置的水质调整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现有的供热水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附图符号说明
3 贮热水槽
8 循环泵
10加热装置
12供水管
18入水管路
19出热水管路
23水质调整部
25a、25b 截止阀
26a 排水阀
26b 排水路
31吸气装置
31a 吸气塞
31b 负压吸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C功率多目标随机优化分配方法
- 下一篇:智齿残缝填充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