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高精度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5195.4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毅强;戴鹏;赵飞;李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精度 逐次 逼近 转换器 数字 校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作为对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SAR ADC)中主数模转换(DAC)阵列进行校准的方法,应用在高精度SAR ADC的设计中,通过在比较器的负相端增加一个校准电容阵列,并配合发明的校准算法,实现对主DAC中由于工艺偏差和寄生效应所产生的电容失配进行校准,从而提高整体模数转换器的精度。
背景技术
作为连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桥梁,模数转换器在集成电路和信息产业中发展迅速,电荷再分配型(Charge-Redistribution)逐次逼近(SAR)模数转换器(ADC)自上世纪80年代被提出以来[1],以其具有中等转换精度、中等转换速度、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综合优势,得到广泛应用。
在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中,数模转换器(DAC)有着将参考电压(Vref)进行二分的重要作用,即通过数字逻辑单元控制开关的动作,实现DAC对参考电压(Vref)的二分,得到Vref/2、Vref/4、Vref/8……再将输入电压(Vin)与该DAC产生的电压做比较,Vin较大时,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即数字电路记录该位的码值为“1”,反之,Vin较小时,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即数字电路记录该位码值为“0”。依此类推进行N次比较,即可得到N位的转换结果。
作为SAR ADC组成的关键单元之一,二进制加权电容阵列构成的数模转换器(DAC)的精度直接决定着整个模数转换器(ADC)的精度。在现有工艺情况下,各种器件以及走线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以及工艺制造过程中的误差,使得DAC相邻位的电容之间的二倍关系不够精确,极大的限制了ADC精度的提高。
为了提高精度,文献[2]中提出了对于高精度的SAR ADC采用分段式的电容阵列结构,以减小电容的数量,避免过大的引入失配。但是在现有工艺制造的条件下,电容的最小失配率为0.1%,这意味着整个ADC的精度最高只能达到10位左右[3],所以对这种由于工艺偏差而带来的失配,必须要动态实时的对其进行校准。本发明就是面向这种分段式电容阵列而提出的一种数字校准方法,可以有效获取电容之间的失配误差,然后在逐位转换时将校准码补偿回去,以达到校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一种用于14bit SAR ADC的DAC设计》刘永红,何明华;中国集成电路,2010年11月刊,总第138期。
2、《逐次逼近A/D转换器综述》孙彤,李冬梅;微电子学,2007年第37卷第4期。
3、《SARAD转换器中电容失配问题的分析》周文婷,李章全;微电子学,2007年第37卷第2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精度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准方法,应用在高精度逐次逼近型的模数转换器中,对分段式主数模转换器(DAC)中高段部分的电容阵列进行数字校准,以减小由于寄生电容和工艺制造误差而带来的电容间失配,提高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应用于高精度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数字校准方法,其中,主DAC为多段式电容阵列结构,校准DAC由多个并联的子DAC构成;所述子DAC的数量与所述主DAC中高段电容阵列的位数相同;在多个并联的子DAC的输出端同时并联有一接地的大电容以及一个接共模电压Vcm的开关,该大电容的容值为几十倍至数百倍单位电容;每个子DAC由二进制加权的电容阵列构成,在多个并联的子DAC的电容下极板上设有接地GND的开关和接参考电压Vref的开关,每个子DAC的输出端均分别串联一个电容接入到所述校准DAC的输出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校准DAC的设计,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