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有机胺脱硫工艺废水中COD浓度的方法和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4928.2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洪玲;张鑫;步壬佟;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有机 脱硫 工艺 水中 cod 浓度 方法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有机胺脱硫工艺废水中COD浓度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有机胺脱硫工艺适用于高硫煤地区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脱硫,该工艺可有效地回收二氧化硫,变废为宝,生产出高浓度SO2或浓硫酸,市售价值高。有机胺法脱硫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都是非常显著,因此,在高硫煤地区,有机胺脱硫工艺比常规钙法脱硫工艺更加适合。
有机胺脱硫工艺,烟气在进入吸收塔反应前,首先对进入预洗涤塔内的烟气进行洗涤,除去烟气中一部分飞灰、氟化氢、氯化氢等杂质,以免烟气进入吸收塔与有机胺反应时,影响吸收效果,降低胺液品质。胺液净化系统再生过程产生的废水将做为补水排至预洗涤塔中,该废水含有少量胺液,由于胺液为有机物,所以导致预洗涤塔的废水COD升高,需通过实验寻求一种高级氧化方式,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废水COD达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有机胺脱硫工艺废水中COD浓度的方法,废水经过混凝处理后进入臭氧氧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该系统包括制氧装置、臭氧发生器、接触氧化池及尾气破坏装置;废水经过混凝处理后进入臭氧氧化处理系统的接触氧化池,将废水中的亚硫酸根和有机胺液氧化,使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将有机胺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废水COD浓度实现达标排放,剩余臭氧进入尾气破坏装置进行破坏,防止剩余臭氧排入大气。
在接触氧化池中,臭氧通过微孔扩散器在水中扩散,进来的废水与臭氧充分混合,进行氧化脱除COD反应。
接触氧化池分3段加入臭氧,第1段的投加量总臭氧量的为50%,第2段的投加量为总臭氧量的30%,第3段的投加量为总臭氧量的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降低有机胺脱硫工艺废水中COD浓度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氧装置、臭氧发生器、接触氧化池、尾气破坏装置。
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放电室,放电室由地电极、高压电极、陶瓷介电体、气导管、密封垫、钛板等组成,通过高压放电,电解氧气产生臭氧,放电室呈上下均匀对称分布,放电室的结构为板式。
所述接触氧化池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池体:用于臭氧气体与废水的混合接触;
微孔扩散器:用于将臭氧气体分散为微小气泡,材质为钛板;
布气导管:使臭氧气体均匀布气于微孔扩散器;
臭氧流量调节阀及流量计:用于臭氧气体流量调节。
所述尾气破坏装置包括臭氧尾气破坏器1台,消泡器1台,除雾器1台;臭氧尾气破坏器由内含触媒的臭氧尾气破坏罐,加热器,风机,温度计,温度开关和外气导入阀组成一体化单元;尾气臭氧进入尾气破坏器,通过加热器升温到60℃,然后通过尾气臭氧破坏罐内的触媒分解成氧气,分解后的氧气通过风机排放到大气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由于臭氧氧化性极强,可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并且将有机胺液分解成无机物。可有效的降低有机胺脱硫废水的COD值。
(2)、由于臭氧与其它氧化剂相比,不是危险品,不涉及到运输、储存等困难,而去臭氧本身可采用空气中氧气制造臭氧;另外臭氧不属于污染物,剩余的臭氧可通过催化剂加热方式将臭氧分解成氧气,排放大气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臭氧发生器、3-气态臭氧浓度仪、4-接触氧化池、6-尾气破坏装置、7-清水排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废水经过混凝处理后进入臭氧氧化处理系统的接触氧化池2,将废水中的亚硫酸根和有机胺液氧化,使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将有机胺氧化分解,从而降低废水COD浓度实现达标排放,剩余臭氧进入尾气破坏装置6进行破坏,防止剩余臭氧排入大气。
在接触氧化池4中,臭氧通过微孔扩散器在水中扩散,进来的废水与臭氧充分混合,进行氧化脱除COD反应,。
接触氧化池分3段加入臭氧,第1段的投加量总臭氧量的为50%,第2段的投加量为总臭氧量的30%,第3段的投加量为总臭氧量的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49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诱虫信息素植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塑性等径轧制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