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2,5-噁二唑-2-氧化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3075.0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方;段文文;张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1/08 | 分类号: | C07D271/08;A61K31/4245;A61P35/00;A61P25/28;A61P31/12;A61P29/00;A61P35/02;A61P33/06;A61P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杨磊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噁二唑 氧化物 组蛋白 乙酰化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2,5-噁二唑-2-氧化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受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双重调节。组蛋白乙酰化是一个动态的可逆过程,乙酰化与去乙酰化的动态平衡影响染色质的结构和基因表达。HAT将乙酰辅酶A上的疏水乙酰基转移到组蛋白的N端赖氨酸残基,中和掉一个正电荷,使DNA与组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减弱,即减弱核小体中碱性氨基酸与DNA的静电吸引力,降低相邻核小体之间的聚集,染色质呈转录后活性结构,增加转录因子的进入,DNA易于解聚、舒展,有利于转录因子与DNA模板相结合从而激活转录;而HDAC通过组蛋白N端的去乙酰化,使组蛋白带正电荷,从而与带负电荷的DNA紧密结合,染色质呈紧密卷曲的阻抑结构,从而抑制某些基因的转录表达。目前在人体中发现了HDACs家族共有18个成员,根据其结构,功能及分布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其中,I类(HDAC1,2,3和8),II类(IIa:HDAC4,5,7和9;IIb:HDAC6和10),IV类(HDAC11)属于锌离子依赖性水解酶,而III类HDACs(SIR1—7)是NAD+依赖性的。
近来,越来越多的非组蛋白被证实为HDACs的底物,如转录因子,细胞骨架蛋白,分子伴侣等。正是由于HDACs具有如此复杂的功能,它的表达和活性失调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包括癌症,神经变性疾病,病毒感染,炎症,白血病,疟疾和糖尿病等,其中癌症无疑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研究表明,HDACs,尤其是HDAC I和II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抵抗力等。此外,HDAC抑制剂(HDAC inhibitors,HDACi)能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与凋亡。而且,HDACi具有抗瘤谱广,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它们对实体瘤,白血病,淋巴瘤都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因此,针对HDACs为靶点设计抑制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
一氧化氮(NO)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信使分子,参与血管调节、神经传递、炎症与免疫反应等过程,同时NO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虽然NO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体内持续低浓度的NO可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而高浓度的NO则可产生细胞毒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止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且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NO更敏感。NO供体型抗肿瘤药JS-K已被NCI列入快速研发计划。作为NO供体的呋咱氮氧化物(式II)逐渐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利用呋咱氮氧化合物作为NO供体进行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HDACi在炎症、神经传递、血管调节及心血管疾病方面也存在潜在的应用价值,这与NO的作用不谋而合,根据此研究结果,两者应该在治疗某些疾病的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2011年Key,H.J发现在治疗心肌肥大症的时候,两者的确起到协同作用;此后,又有研究者发现两者在治疗伤口愈合的时候同样会起到协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抑制去乙酰化酶和释放一氧化氮双重作用的l,2,5-噁二唑-2-氧化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l,2,5-噁二唑-2-氧化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l,2,5-噁二唑-2-氧化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具有通式I所示的结构,以及其光学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和消旋体混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或前药;
其中,
X是氧,硫或氮;
R1是各种C1-8的饱和脂肪链,带有支链的饱和脂肪链,烯烃链,炔烃链,烷氧链,芳酰基,杂芳基,C1-8杂烷基,带有取代基的芳香基或带有取代基的杂芳基;
R2是异羟肟酸,羧基,甲氧羰基,酰胺基或酰肼基;
R3是砜基,亚砜基或碳原子。
本发明所用的术语和定义含义如下:
“芳香基”是指芳香族碳环基团。优选的芳环含有6-10个碳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30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