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正负极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2840.7 | 申请日: | 2014-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焕杰;秦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雷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照灯 自适应 负极 切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照灯,尤其是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正负极切换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汽车灯的接线方式无法规则,三条线正负各有不同,基本车型接线归类两大类型,一类是共正极,另一类是共负极,通常一个电极不变,另两个正负相互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通常做法就是将正负反接,或者用继电器将电极调换,以上做法都破坏了汽车线路,留下安全隐患,轻者导致线路烧断无法正常工作,重则会导致汽车着火,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正负极切换电路,自动识别汽车前照灯的任何电极正负,自动调整相位适应当前的电极,以规避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前照灯自适应正负极切换电路,包括第一LED驱动芯片U1、第二LED驱动芯片U2和控制芯片U3,第一LED驱动芯片U1驱动第一LED组,第二LED驱动芯片U2驱动第二LED组,当只有第一LED组亮时,前照灯发出近光灯,当第一和第二LED组同时亮时,前照灯发出远光灯;第一、第二LED组的供电端A、B、C分别通过电阻R1、R2、R3将信号送入控制芯片U3进行信号处理识别正负极分析;当用户随意接线没分正负时,用户只需要将远近光切换两次,控制芯片U3接收电平后,前照灯就会自动计算远近光分配并记忆接线以适应用户使用习惯;当用户切换到近光模式时,控制芯片U3驱动第一驱动芯片U1工作,第一驱动芯片U1通过控制三极管Q6驱动第一LED组发亮;当用户切换到远光模式时,控制芯片U3驱动第一驱动芯片U1和第二驱动芯片U2工作,第一驱动芯片U1通过控制三极管Q6驱动第一LED组发亮,同时,第二驱动芯片U2通过控制三极管Q7驱动第二LED组发亮。汽车前照灯供电线一般包括公共线、远光、近光3条线,当汽车前照灯共正极,一个正极A永远不变,B、C相互正负转换;当汽车前照灯共负极,C负电极永远不变,A、B相互正负转换。如A端输入正极,B端输入负极,C端输入正极时,控制芯片U3的23脚输出高信号时,第一LED驱动芯片U1开始工作,点亮近光LED灯。如果A端输入负极,B端输入正极,C端输入负极时,第一LED驱动芯片U1、第二LED驱动芯片U2同时工作,点亮远光LED灯。共负极原理同上。另外,本发明通过控制芯片U3自动识别汽车前照灯的任何电极正负,自动调整相位适应当前的电极,以规避安全隐患。
作为改进,所述供电端A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供电端B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与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供电端C与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与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D3、D5的阴极相互连接后向第一LED组和第二LED组供电,所述二极管D2、D4、D6阳极相互连接后接地。不同极性的电压,由二极管D1、D3、D5将A、B、C端电压转成正极,由二极管D2、D4、D6将A、B、C端电压转成负极,实现正负极分离。
作为改进,第一LED驱动芯片U1的RT引脚与电阻R34连接,第二LED驱动芯片U2的RT引脚与电阻R35连接。可根据不同标准从100KHz-1MHz进行调整,改变电阻R34和R35的值,即可改变频率,按照汽车标准初始频率为300KHz,初始值是为了避开汽车电器干扰波段。
作为改进,第一LED驱动芯片U1的VC引脚一次与电阻R4、电容C14连接;第二LED驱动芯片U2的VC引脚一次与电阻R5、电容C15连接。设置软启动电路,为了保护汽车开关,因开关火花导致开关触片积碳,阻值变大发热问题,本设计通过电阻R4、电阻R5、电容C14、电容C15延时200ms,人眼无法感觉到渐变过程,但机械开关因只有微弱电流不会产生火花而延长寿命,同时也保护了电子元件瞬间冲击,达到长寿命目的。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LED组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3将反馈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芯片U1;所述第二LED组的正极端通过电阻R15将反馈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芯片U2。当检测到断路或短路后,第一LED驱动芯片U1或第二LED驱动芯片U2将自动停止工作,直到故障排除后,重新恢复供电,保证该产品不会起火,不会有元件烧毁的现象。
作为改进,所述供电端A上并联有电容C7和二极管D20,供电端B上并联有电容C8和二极管D21,供电端A上并联有电容C9和二极管D22。二极管D20、D21、D22和电容C7、C8、C9组成瞬间信号电压尖峰过高导致U3损坏保护抑制冲击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雷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雷腾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2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菌手机护壳的制造装置
- 下一篇:渗氮剂用钢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