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9892.9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庆;王修川;任宝龙;徐陈凯;高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29/42;F04D29/04;F04D29/046;F04D29/58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技术 ap1000 余热 排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悬臂泵,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采用AP1000核电技术用余热排除泵。
背景技术
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是该类核电厂的正常余热导出系统内的重要设备之一。前述余热排除泵为核安全三级泵,位于电厂的辅助厂房内,执行电厂正常停堆期间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余热导出的功能,对采用AP1000核电技术用余热排除泵的一类电厂安全运行起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普通的水泵技术上存在不足:
第一:能够达到相应的性能要求的泵的总体尺寸较大,不能满足核电站内安装空间的要求。
第二:内部零件的锁紧结构不能满足核电厂交变载荷的要求。
第三:高温热态工况下的运行环境中,无法保证轴承平稳、可靠的长期运行;
第四:剧烈的地震后,无法保证泵组的功能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结构安全、可靠、高效的泵,该泵能够满足余热排除泵的各项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主要部件包括叶轮耐磨环、压出室盖板、叶轮、泵体、压出室、泵盖、喉部衬套、轴承、轴承盒、轴承箱体、轴承支架、电机支架、压出室和泵体都与泵盖配合;泵体内安装有叶轮;泵体和压出室构成能量收集功能部件;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采用锥面配合,且由螺栓连接;压出室与泵盖采用螺钉连接,该螺钉上安装杯型锁紧套结构进行机械锁紧,泵轴上端安装有轴承部件。
所述泵体采用为环形结构泵体,轴承支架、电机支架、压出室和泵体都与泵盖配合。
所述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采用锻造成型,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加工成型。
所述泵轴上通过键连接喉部衬套;喉部衬套设计成迷宫式结构,在泵轴与喉部衬套之间设置若干节流间隙,经过多次节流而使流体压头下降并且降低流体泄露,保护密封腔内的机械密封部件。
所述联轴器采用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联轴器分为泵端安装盘、加长间隔轴和电机端安装盘,泵端安装盘、加长间隔轴和电机端安装盘依次连接,泵端安装盘通过键与泵轴连接,电机端安装盘通过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轴承部件包括轴承箱体、轴承和轴承盒,轴承采用一对面对面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套装有轴承盒,轴承和轴承盒安装在轴承箱体内部,轴承箱体与泵盖之间用轴承支架支撑,并且轴承支架通过螺栓与泵盖相连接。
所述轴承强制冷却结构为一个强制冷却风扇,该冷却风扇通过螺钉安装在泵端安装盘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1.本发明当中的泵盖为锻造结构,采用多层次配合表面,与泵体、轴承支架、电机支架和压出室进行配合连接,使余热排除泵的整体结构尺寸紧凑,缩小了整体尺寸,满足核电厂安装空间的要求。
2. 杯型锁紧套结构应用在压出室与泵盖连接的螺钉上,该杯型锁紧套能够保证螺钉在流体冲击和震动时保证螺钉的连接可靠性,起到紧固件防松的作用,泵在地震、温差、冲击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防止螺钉松动,保持压出室正常执行功能,保证泵的安全运行要求。
3.本发明将执行能量收集功能的部件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分为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二者采用锥面配合,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有效的减少泄露即泵体和压出室,这样,泵体在地震、温差、冲击、管路重量等因素影响而变形,但不会影响静止件和转动件之间的间隙,不会出现转子抱死现象。
4.密封腔体前部设置喉部衬套,可以有效的降低泄露量,提高泵的效率。
5.该泵设置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结构,安全可靠,通过拆卸加长间隔轴,可以不拆除电机就可以方便的维修密封部件和轴承部件。
附图说明:
附图1 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剖分机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的杯型锁紧套机构示意图。
附图3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的压出室分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 4 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的喉部衬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的轴承部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用余热排除泵的轴承强制冷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