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79590.1 | 申请日: | 2014-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尹贤圆;邹颖男;张化川;宋英东;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3 | 分类号: | F04D29/043;F04D29/046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p1000 先进 压水堆 核电站 正常 余热 排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式悬臂泵,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采用AP1000核电技术的电厂使用的正常余热排除泵。
背景技术
采用AP1000核电技术的电厂内的正常余热导出泵,是该类核电厂的正常余热导出系统内的重要设备之一。前述正常余热排除泵为核安全三级泵,位于电厂的辅助厂房内,执行电厂正常停堆期间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内余热排除的功能,对采用AP1000核电技术的一类电厂安全运行起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普通的水泵技术上存在不足:
第一:在高压工作条件下,泵机械密封损坏,不能满足核电厂对泄露率的要求;
第二:高温热态工况下的运行环境中,无法保证轴承平稳、可靠的长期运行;
第三:苛刻的辐照环境下,不能保证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第四:维修轴承部件时需要拆卸泵体与电机不能满足设备定时快速检修与更换配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安全、可靠、高效的泵,该泵能够满足正常余热排除泵的各项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主要部件包括压出室盖板、叶轮、泵体、压出室、泵盖、喉部衬套、密封部件、泵轴和联轴器,泵体内安装有叶轮,泵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泵轴上安装有喉部衬套,泵轴上端安装有轴承部件,轴承部件上部设置了轴承强制冷却结构。
所述泵体采用为环形结构泵体。
所述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采用锥面配合,且由螺栓连接,压出室和压出室盖板采用锻造成型,数控加工中心一次加工成型。
所述喉部衬套通过键连接到泵轴上;喉部衬套设计成迷宫式结构,在泵轴与喉部衬套之间设置若干节流间隙,经过多次节流而使流体压头下降并且降低流体泄露,保护密封腔内的机械密封部件。
所述联轴器采用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联轴器分为泵端安装盘、加长间隔轴和电机端安装盘,泵端安装盘、加长间隔轴和电机端安装盘依次连接,泵端安装盘通过键与泵轴连接,电机端安装盘通过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所述轴承部件包括轴承箱体、轴承和轴承盒,轴承采用一对面对面配置的角接触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外套装有轴承盒,轴承和轴承盒安装在轴承箱体内部,轴承箱体与泵盖之间用中间连接段支撑,并且轴承箱体通过螺栓与泵盖相连接。
所述轴承强制冷却结构为一个强制冷却风扇,通过螺钉安装在泵端安装盘上。
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以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1.本发明将执行能量收集功能的部件设计为分体式结构,即泵体和压出室,这样,泵体在地震、温差、冲击、管路重量等因素影响而变形,但不会影响静止件和转动件之间的间隙,不会出现转子抱死现象。
2.压出室采用锻造成型,内部流道采用数控加工,提高了过流部分的表面光洁度,从而提高了水力效率,同时锻造工艺保证了零件本身的强度要求。
3.密封腔体前部设置喉部衬套,可以有效的降低泄露量,提高泵的效率。
4.轴承处采用强制冷却器结构冷却轴承,有效降低轴承温度,使轴承平稳、可靠的长期运行。
5.该泵设置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结构,安全可靠,通过拆卸加长间隔轴,可以不拆除电机就可以方便的维修密封部件和轴承部件。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发明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的剖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发明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的压出室分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 为发明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的喉部衬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发明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的轴承部件结构和轴承强制冷却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发明三代AP1000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除泵的加长型挠性膜片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出室盖板1、叶轮2、泵体3、压出室4、泵盖5、喉部衬套6、密封部件7、泵轴8,中间连接段9,轴承10,轴承盒11,轴承箱体12,轴承强制冷却结构13、泵端安装盘14、加长间隔轴15、电机端安装盘16,电机输出轴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深蓝泵业有限公司;国核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环式推进预装式单针硬双接口
- 下一篇:一种基于HEVC标准的视频编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