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及曝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9077.2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岩;李文超;李志洪;黄民生;胡伟;魏金豹;刘素芳;马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内源 营养盐 控释 修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罩(7),所述导流罩(7)包括:第一罩体(71)和至少两个第二罩体(72),所述第一罩体(71)的末端与所述第二罩体(72)连通;
设置在所述导流罩(7)内的潜水泵(1)、文丘里管(2)、吸气管(3)和至少两个气水排管(4);和
设置在所述导流罩(7)外的控制柜(5);
其中,所述潜水泵(1)、所述文丘里管(2)和所述吸水管(3)设置在所述第一罩体(71)内;所述气水排管(4)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二罩体(72)内;
所述文丘里管(2)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1)连通;
所述吸气管(3)设置在所述文丘里管(2)上,与所述文丘里管(2)连通,并向上延伸至所述导流罩(7)外;
所述气水排管(4)与所述文丘里管(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气水排管(4)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文丘里管(2)的另一端,并向两侧伸展构成机翼状结构;
所述控制柜(5)与所述潜水泵(1)通过电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流速传感器(6),所述流速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导流罩(7)外,并与所述控制柜(5)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1)包括:电机(11),和设置在所述电机(11)下方并且开口向下的吸水口(12);所述吸水口(12)延伸到所述导流罩(7)外;所述流速传感器(6)与所述吸水口(12)之间的距离为2-3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排管(4)向下倾斜,并与所述文丘里管(2)所在平面呈15-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称设置在所述文丘里管(2)两侧的所述气水排管(4)之间的夹角为60-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排管(4)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力喷嘴(41),所述水力喷嘴(41)分布在所述气水排管(4)上,并延伸到所述导流罩(7)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7)为网状结构,其上分布有孔口(73),所述孔口(73)的直径为1-1.5厘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的长度为0.8-1.5米。
9.一种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权利要求1-8所述的强化内源营养盐控释的底泥修复曝气装置安置在需修复的水域中;
步骤二:所述控制柜(5)调控潜水泵(1)的吸水口(12),自所在水域内吸水,并对吸入的水进行加压,形成加压水流后,将加压水流输送进入文丘里管(2);
步骤三:所述加压水流在文丘里管(2)内部形成负压区;
步骤四:通过负压的作用,吸气管(3)吸入空气与所述加压水流混合;
步骤五:与空气混合后的所述加压水流进入气水排管(4)内,经由水力喷嘴(41)喷至所述水域内实现曝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曝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喷嘴(41)设置在所述水域中,其与所述水域泥水界面的距离为10-20厘米。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曝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3)的吸气端露出所述水域水面的高度大于等于10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9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热水一体机及方法
- 下一篇:空调机的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