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螺旋平面结构谐波法测试材料热物性参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8886.1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邱琳;郑兴华;李大庆;唐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螺旋 平面 结构 谐波 测试 材料 物性 参数 装置 | ||
1.一种双螺旋平面结构谐波法测试材料热物性参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样品固定台,包括:
横截面呈“凹”字型的底座;以及
由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向中间延伸并分别抵压住待测样品的左抵压部件和右抵压部件;
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包括:
柔性衬底,其材料为绝缘材料;
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的由一系列同心圆环组成的双螺旋平面结构,其材料为金属材料;以及
通过胶黏层覆盖于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上方的柔性覆盖膜,其材料为绝缘材料;
其中,在样品固定台的所述两抵压部件作用下,该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的两外侧面分别与待测样品充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面各有一圆孔,该圆孔内侧具有内螺纹;
所述左抵压部包括:左移动顶杆和固定于该左移动顶杆末端的左移动端面;
所述右抵压部包括:右移动顶杆和固定于该右移动顶杆末端的右移动端面;
其中,所述左移动顶杆和右移动顶杆的对应位置具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左移动端面和右移动端面固定于相应移动顶杆的内侧,垂直于顶杆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为铜、银、镍、金或铂;所述绝缘材料聚酰亚胺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胶黏层的材料为EVA类热熔胶或邦林热熔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中,同心圆环的宽度介于10μm~1000μm之间,相邻两同心圆环之间的间隔介于50μm~1000μ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平面结传感器中: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厚度介于0.2μm~100μm之间,直径介于5mm~50mm之间,柔性衬底及柔性覆盖膜厚度在12.5μm~50μm之间,胶黏层厚度在5μm~4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固体样品或流体样品;
当待测样品为固体样品时,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的两外侧面分别与位于相应侧的固体样品充分接触;
当待测样品为流体样品时,该装置还包括:流体样品容器,所述流体样品盛放于该流体样品容器中,所述左抵压部件和右抵压部件分别从两侧顶住该流体样品容器,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垂直埋入所述流体样品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样品容器为袋状容器或两侧开口的筒状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控容器,呈圆桶形,所述样品固定台以及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均位于该温控容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谐波测量单元,其两电流引线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通过两者向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提供周期正弦加热电流;其两探测电压引线端分别电性连接至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通过两者探测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值,该电压值包括各频率下基波电压平均值V1ω,以及三次谐波电压与自然对数频率曲线V3ω~1n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第一端引出第一引线端和第二引线端;第二端引出第三引线端和第四引线端;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还包括:
第一引线件,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第一引线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谐波测量单元的第一探测电压引线端;
第二引线件,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第二引线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谐波测量单元的第一电流引线端;
第三引线件,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第三引线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谐波测量单元的第二探测电压引线端;
第四引线件,形成于所述柔性衬底上,其一端连接所述双螺旋平面结构的第四引线端,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谐波测量单元的第二电流引线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88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提供盲区的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前刹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