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6606.3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0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金荣兵;赵国放;刘钰;王开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架构 终端 网络 管理 平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云终端的管理,尤其涉及对基于ARM架构云终端的管理。
背景技术
云桌面系统改变了过去分散、独立的桌面系统环境,通过集中管理,IT人员在数据中心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管理维护工作,80%的维护工作将自动完成,包括软件下发、升级补丁、安全更新等等,大大减少了大量的维护工作量,越来越收到各大企业的欢迎;对于云终端的管理平台也是应运而生。
目前,一些云桌面终端的管理方法都是针对基于x86架构云终端而研发的,其计算模式与传统PC架构类似,网络传输主要以广播方式对局域网内进行广播式扫描,基于x86架构云终端由于本地安装桌面系统及软件,因此终端虚拟化桌面系统出现系统故障,或网络设置冲突等情况,云桌面终端将不再受控;而基于ARM架构云桌面设备,所有的程序和进程都运行于服务器,云终端除原始内置最小系统外,无安装任何桌面计算软件,其桌面系统完全由服务器运行,云终端仅完成与服务器连接,并将服务器中运行的虚拟化桌面映射到终端显示接口,其桌面系统由服务器的虚拟化平台进行部署和管理,并且X86构架和ARM架构的指令集也不一样,诸多不同点导致管理平台的软件程序基本不能通用;ARM架构的云终端,由于其管理部署方便,成本低,能耗低,稳定性强等优点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云桌面终端的管理方法只能实现对某个局域网内的云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并不能实现夸互联网实现云终端的统一管理,而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实现跨市,跨省开设分公司,这样一来,现有技术中的云终端管理方案便无法满足这些企业的统一云终端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定向、利用服务器IP地址对基于ARM构架云终端进行跨网段统一管理部署的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理平台包括基本设置模块、网络设置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快照管理模块、证书授权管理模块、接口管理模块、运行模式管理模块和监控模块;
所述基本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主机名称、账户及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所述网络设置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网络进行配置;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进行个性化权限分配;
所述快照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配置信息作快照存档,建立快照库;
所述证书授权管理模块定义了所述云终端的使用许可,根据需要对所述云终端使用许可进行推送或收回;
所述接口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硬件层各接口使用状态做管理部署;
运行模式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云终端的开机模式进行设置;
所述监控模块用于实时调取任意终端的操作界面和对键盘鼠标操作;
所述管理平台还包登陆时用的括客户端和服务端;
所述客户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中,所述服务端运行在所述云终端使用的服务器中;使得管理员在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登陆对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作统一管理与部署。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广播扫描局域网内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
或所述管理平台通过TCP/IP协议跨互联网、且通过域名解析连接基于ARM架构的的云终端管理平台的服务器。
所述管理平台通过基于ARM架构云终端或基于x86架构的PC进行网络远程登陆控制。
所述云终端包括硬件层、终端最小系统层、终端管理界面层、用户操作系统映射层和用户个性化软件层。
所述云终端内置虚拟化平台协议RDP with RemoteFX。
一种基于ARM架构的云终端网络管理平台的管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初始化;
2)、账户登录;
3)、判断是否具有管理员权限,是则继续,否则返回步骤1);
4)、是否进行固件升级包导入,是则去步骤4.1),否去步骤4);
4.1)、上传固件包;
5)、是否进行授权文件包导入,是则去步骤5.1),否则去步骤6);
5.1)、上传授权文件;
6)、设置被管理云终端网络信息;
7)、输入服务器IP地址并判断此IP是否为本地局域网地址,是则去步骤8),否则去步骤7.1);
7.1)、通过域名解析来实现跨互联网定位服务器;
8)、定位服务器后,搜索网段内云终端运行数据并回传;
9)、决定是否建立成员组,是则去步骤9.1),否去步骤10)
9.1)、建立组成员属性变量;
10)、定义操作组成员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66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