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摸屏用户笔迹生物密钥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389.4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3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东;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G06F21/32;G06K9/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摸屏 用户 笔迹 生物 密钥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智能手机触摸屏采集用户笔迹,提取稳定笔迹生物密钥的方法。其能够为现有的智能手机身份认证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认证方法。增加移动网络用户身份认证的灵活性。
背景技术
笔迹识别是一种古老的身份认证技术,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端的笔迹识别技术因其运算量小、使用灵活,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现有的智能手机笔迹身份认证方法采用通用的生物特征认证模式。认证模式为:1)采集用户笔迹,获取用户笔迹模板,存储到远端网络认证服务器;2)当需进行用户身份认证时,在智能手机端采集用户笔迹,生成用户笔迹特征,传输到远端网络认证服务器;3)认证服务器将用户笔迹特征与存储的笔迹模板进行比对,一致则认证通过,不一致则认证失败。
这一认证模式有一固有的缺点:需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存储、传递笔迹生物特征信息。而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让用户担心自身的笔迹信息在网络中存储、传递会被他人窃取,从而不愿意轻易提供自身的笔迹信息。这影响了笔迹认证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笔迹认证可以为移动互联网带来很多灵活的身份认证方式,如挑战-响应式认证等,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重要的身份认证手段。曾经有科研工作者提出生物密钥的概念,希望直接从生物特征中获取稳定的生物密钥序列。但是笔迹特征非常不稳定,实际生产生活中尚未出现可实用的笔迹生物密钥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笔迹生物密钥生成方法。方法将用户针对同一汉字的笔迹向量经变换向高维空间中投影,在高维空间中将笔迹向量稳定到可接受的波动范围内,再对稳定后的笔迹向量提取数字序列,从数字序列中编码生物密钥。整个方法在移动终端、认证服务器端均无需存储用户的笔迹信息,也无需在网络中传递用户的笔迹模板。用户通过采集自身的笔迹在本地生成(用户名、密钥)对,通过(用户名、密钥)对衍生的各种认证方法进行网络身份认证。只要笔迹生物密钥的密钥空间足够大,可保证高安全性。本发明提取的笔迹生物密钥序列长度可调,可大于256bit。
笔迹生物密钥生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迹生物密钥训练部分,第二部分为笔迹生物密钥提取部分。
笔迹生物密钥训练部分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用户在触摸屏上书写汉字,同一汉字重复书写3次,用触摸屏数据采样函数记录用户书写轨迹,取得采样结果。
第二步,将采样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三步,将标准化后结果依据用户书写时的笔划进行分段,形成若干段笔迹向量;记笔迹向量的段数为N,N取值依选取的汉字和用户书写习惯的不同而不同,但同一个汉字、同一个用户,认为N值是确定的。
第四步,将每一段笔迹向量,构造Mi×2维的矩阵;i表示笔划分段后的段号,取值1~N;Mi表示段号对应的那一段笔迹向量所采集到的用户笔迹轨迹点个数;矩阵的每一行代表一个笔迹轨迹点。
第五步,对每一段笔迹向量中的轨迹点进行间隔均匀化处理;处理完成后得到N个MRi×2维的矩阵,MRi为Mi个轨迹点经间隔均匀化处理后所取的轨迹点个数。
第六步,将MRi×2维的矩阵转化为一维向量,将转化后的N个一维向量前后拼接为一个一维向量,记为LL,向量元素个数记为LR;对同一汉字3次书写的笔迹向量转化成的3个一维向量求均值,得1×LR维的一维矩阵EB。
第七步,将矩阵EB扩展为2个矩阵,LR×LR维的随机误差方阵EX,LR×LR维的标准轨迹值方阵EY。
第八步,求解EX的广义逆矩阵,记为IEX,将IEX左乘矩阵EY得到笔迹向量的高维空间投影矩阵PEX=IEX×EY,在智能手机终端存储PEX;PEX不含用户笔迹模板信息,攻击者难以凭PEX恢复用户笔迹。
笔迹生物密钥训练完成。
笔迹生物密钥提取部分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提示用户输入汉字。
第二步,用触摸屏数据采样函数记录用户手写轨迹,取得采样结果。
第三步,将采样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四步,将标准化后结果依据用户书写时的笔划进行分段,形成若干段笔迹向量;记笔迹向量的段数为N,N取值依选取的汉字和用户书写习惯的不同而不同,但同一个汉字、同一个用户,认为N值是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