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爆炸式空心尖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4200.1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刚;孙晓羽;肖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2 | 分类号: | E02D5/7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爆炸 心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爆炸式空心尖桩,属于建筑领域的桩基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桩基础的成桩工艺等一些技术措施随着对高层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及其承载能力等也随之水涨船高。一般有压灌射浆扩底桩,压灌旋喷扩底桩,压灌扩底搅拌桩等,但这些桩基的施工工艺一般都较为复杂,程序较多,成桩后的桩基承载力等效果并不明显。建筑业对于简易有效的成桩方法及其施工工艺仍在不断的探索中。以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钻桩难,桩基不稳定,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炸式空心尖桩,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钻桩难,桩基不稳定,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爆炸式空心尖桩,包括桩筒;桩筒底部经铰接杆与一组钻尖活瓣铰接;每个钻尖活瓣沿桩筒底部圆周均布;每个钻尖活瓣内侧下部设有铰链球;铰链球与设在桩筒底部的爆炸推动装置连接。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桩筒为圆筒状,圆筒的内径为5~10厘米,圆筒的厚度为3~5毫米。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爆炸推动装置包括与桩筒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和与桩筒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固定板与滑动板装有炸药包;滑动板底部设有推杆,推杆底端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一组滚轮,一组滚轮经一组支杆与钻尖活瓣内侧下部的铰链球铰接。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推杆的长度为30~150厘米。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挡板为圆盘形,厚度为5~10毫米,直径为5~10厘米。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支杆的长度为20~80厘米。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炸药包设有电引信,电引信与引爆导线连接,引爆导线经固定板上的穿线孔引出。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穿线孔的直径为2~5毫米。
前述爆炸式空心尖桩中,所述一组钻尖活瓣包括3~6个钻尖活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可以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钻桩难,桩基不稳定,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成桩效果理想,安全可靠;采用本发明的爆炸式空心尖桩,可以先通过炸药包炸松桩筒下方坚硬的土层或石头,然后再击打桩筒顶部直至成桩,最后灌注混凝土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爆炸前结构示意图;
图3为爆炸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钻尖活瓣张开状态);
图4为滑动板未下滑结构示意图(钻尖活瓣收拢状态)。
附图中的标记为:1-钻尖活瓣、2-铰接杆、 3-推杆、4-桩筒、5-滑动板、6-炸药包、7-固定板、8-穿线孔、9-引爆导线、10-挡板、11-滚轮、12-支杆、13-铰链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一种爆炸式空心尖桩,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桩筒4;桩筒4底部经铰接杆2与一组钻尖活瓣铰接;每个钻尖活瓣1沿桩筒底部圆周均布;每个钻尖活瓣1内侧下部设有铰链球13;铰链球13与设在桩筒4底部的爆炸推动装置连接。桩筒4为圆筒状,圆筒的内径为5~10厘米,圆筒的厚度为3~5毫米。所述爆炸推动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与桩筒4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7和与桩筒4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5;固定板7与滑动板5装有炸药包6;滑动板5底部设有推杆3,推杆3底端设有挡板10,挡板10上设有一组滚轮11,一组滚轮11经一组支杆12与钻尖活瓣1内侧下部的铰链球13铰接。推杆3的长度为30~150厘米。挡板10为圆盘形,厚度为5~10毫米,直径为5~10厘米。支杆12的长度为20~80厘米。炸药包6设有电引信,电引信与引爆导线9连接,引爆导线9经固定板7上的穿线孔8引出。穿线孔8的直径为2~5毫米。一组钻尖活瓣1包括3~6个钻尖活瓣1。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如图1所示,当桩基础初步成桩后,通过引爆导线9控制炸药包6爆炸,使滑动板5快速下滑,推动推杆3,推杆3带动滚轮11和支杆12 下移,此时支杆12另一端的铰链球13向外推动钻尖活瓣1使其张开一定的角度。再进行进一步锤击桩基顶部,使桩基础完全成桩,再浇筑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4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