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73273.9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0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忠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哮喘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
背景技术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表现为上皮损伤、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及渗出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对哮喘病的治疗已经由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向对气道炎症的治疗,以激素吸入治疗为主,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可造成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不良后果。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小儿哮喘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麻黄、大肺筋草、桔梗、五味子、黄精、百灵草、水蔓青、杏仁、生姜、大枣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麻黄20-30份、大肺筋草20-30份、桔梗10-20份、五味子10-20份、黄精10-20份、百灵草8-15份、水蔓青8-15份、杏仁5-8份、生姜5-8份、大枣5-8份。
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麻黄25份、大肺筋草25份、桔梗15份、五味子15份、黄精15份、百灵草12份、水蔓青12份、杏仁6份、生姜6份、大枣6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表实证。
大肺筋草:辛、甘、温。归肺、肝经。祛风发表,化痰止咳,活血调经。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月经不调,痛经,疮肿,跌打损伤等症。
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
五味子:酸、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
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百灵草:甘、微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平喘,活血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心脏病,支气管哮喘,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水蔓青:苦、寒。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肺脓疡,皮肤湿疹,风疹瘙痒等症。杏仁:苦、微温,归肺、大肠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外感咳嗽喘满,肠燥便秘。
生姜:辛、温。归肺、胃、脾经。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胀满、泄泻等。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血虚萎黄及妇女脏腑,神志不安,保护正气等。
本发明中药于2006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小儿哮喘8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5例患者中,年龄1-12岁,病程多在2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7.2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发作前常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或夜间突然发作,发作时喉间哮鸣,呼吸困难,咯痰不爽,甚则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
2)常因气候转变,受凉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等因素诱发;
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庭过敏史;
4)心肺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或闻及哮鸣音及湿罗音,心率增快;
5)支气管哮喘,血细胞总数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可疑变应原皮肤试验常呈阳性,伴肺部感染,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3、治疗方法
3.1处方:麻黄25g、大肺筋草25g、桔梗15g、五味子15g、黄精15g、百灵草12g、水蔓青12g、杏仁6g、生姜6g、大枣6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完全缓解,肺部啰音消失。
显效:咳嗽、气喘等哮喘症状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啰音基本消失。
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有咳嗽、气喘等症状,肺部啰音明显。
无效:临床症状及肺部啰音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忠斌,未经马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