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3123.8 | 申请日: | 2014-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贤;武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慧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C3/22 | 分类号: | D21C3/22;D21H21/2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江增俊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碱 清洁 助剂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制浆,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及应用。
背景技术
造纸所用的纤维原料包括木材、麦草、稻草、棉杆、芦苇、竹子、竹葟草、甘蔗渣等的制浆是借助化学、物理的方法使纤维离解开来的过程。根据这两类方法不同的组合,产生了化学浆、机械浆、化学机械浆、半化学浆等各种纸浆。
目前国内纸浆的生产,不论是化学法还是物理法仍以氢氧化钠为主配合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对纤维原料进行蒸煮,借助助剂的作用,加快氢氧化钠的扩散、渗透作用,使纤维原料变软,便于以后工序的处理,并缩短制浆时间。
现有技术中,配合氢氧化钠的表面活性剂大都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不耐强碱,影响了其分散、渗透作用的效能。
在申请号200710012220.6的发明专利申请“稻麦草活性剂制浆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制浆助剂,该助剂与氢氧化钠配合对稻麦草蒸煮可降低碱的用量,但由于选用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泡沫较多而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克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都不耐强碱的缺陷而公开一种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在植物纤维纸浆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其重量组成为:
所述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重量组成为:
合成醇4-10,环氧乙烷n10-30,环氧丙烷m10-30。
所述偏磷酸盐是偏磷酸钠或偏磷酸钾。
所述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其优选的重量组成为:
所述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的重量组成为:
合成醇6,环氧乙烷n15,环氧丙烷m15。
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在植物纤维纸浆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其用量按植物纤维原料绝干重量的0.2-0.8%加入水中,其水量是植物纤维原料绝干重量的2.5-5倍,按植物纤维原料绝干重量2-5%加入氢氧化钠,在60-80℃下浸泡1-5小时或在常温下浸泡12-24小时即制得粗纸浆。
本发明的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中的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合成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的钠盐,反应式为:
ROH+n(C2H4O)+m(C3H6O)→
RO-(-CH2-CH2O-)n—[-CH2-CH(CH3)O]mH。
所述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按以下常规工艺方法加工:
在耐高压不锈钢釜中先加入合成醇和催化剂,再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按配方称重后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进行滴加进样,升温至110-130℃反应,最后降温出料,然后用常规方法进行磺化、中和得到目的产物。反应温度为110-130℃,反应时间为1-5h,催化剂为氢氧化钾,用量是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物料总重的0.3%。
本发明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中的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够抗强碱,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使药剂和氧化剂更容易进入纤维内而与木质素发生反应,同时有利于生成物质的溶出;本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其构成说明是绿色表面活性剂,易分解,无污染,因此制浆工艺中无黑液产生。
在本发明的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中木质素磺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分散、润湿;硫酸铝、偏磷酸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阴离子垃圾;硫酸镁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纤维,防止受损。。
本发明的耐强碱清洁制浆助剂是一种复合助剂,其中活性剂能够在强碱中显著降低界面张力,使碱和氧化剂更容易进入纤维内,与木质素发生反应,同时有利于生成物质的溶出,因此本助剂适用于麦草、稻草、棉杆、芦苇、竹子、竹葟草、甘蔗渣、木材等各种植物纤维纸浆的加工工艺。经实验证明本助剂尤其适用于不产生黑液、不含氯漂剂的清洁制浆工艺,例如专利号200910245061.3所公开的一种植物纤维纸浆的无污染生产工艺,本助剂可以促进该生产工艺的各项技术指标得以全面实现、产品质量得以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a制备合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原料(重量份计,每重量份1㎏,下同):
合成醇4,环氧乙烷n10,环氧丙烷m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慧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慧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3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牛角扇风叶
- 下一篇:操作层的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和智能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