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9308.1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斌;支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L11/08 | 分类号: | B27L11/08;D01C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纤维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用竹材生产竹纤维是当前竹材加工的热点及未来竹材的发展方向。现有的竹材生产竹原纤维的方法,由于未考虑竹材自身的非均匀性,导致生产出的竹原纤维几何形态差异较大,纤维长短不一、粗细不均,且竹块状物、梗状物较多,限制了竹原纤维的产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制得的竹原纤维均匀、整齐、清晰、长细度可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选取同一时期生长的且竹龄在0.8~2年的竹材;
(2)切断:将首、尾直径差异小,呈直线状的整根竹材,去除竹梢、竹弯头部分,用电锯截取成3~5米的竹筒;
(3)分片:用分片机将每一竹筒等分成4~8片竹片;
(4)梳解:将竹片送入梳解机,从竹青部分开始进行梳解,将梳解物通过风机吹出粉尘和杂质,获得竹原纤维和梳解后的竹片;
(5)切削:将梳解后的竹片置于竹工机床上利用刨刀进行切削加工,将竹片的不平整表面切磨平整,再送入梳解机进行下一层的梳解;
(6)重复步骤(4)至步骤(5)5~8次,直至竹片成为2~5mm厚度的竹黄薄片,同时获得5~8种不同质量的竹原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确保了竹材在各层梳解出来的竹原纤维均匀、整齐、清晰、长细度可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纺织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材:选取同一时期生长的且竹龄在0.8~2年的竹材;
(2)切断:将首、尾直径差异小,呈直线状的整根竹材,去除竹梢、竹弯头部分,用电锯截取成3~5米的竹筒;
(3)分片:用分片机将每一竹筒等分成4~8片竹片;
(4)梳解:将竹片送入梳解机,从竹青部分开始进行梳解,将梳解物通过风机吹出粉尘和杂质,获得清晰、整齐的竹原纤维和梳解后的竹片;
(5)切削:将梳解后的竹片进行切削加工,将竹片的不平整表面切磨平整,再送入梳解机进行下一层的梳解;
(6)重复步骤(4)至步骤(5)5~8次,直至竹片成为2~5mm厚度的竹黄薄片,同时获得5~8种不同质量的竹原纤维。
将得到的不同质量即各级竹原纤维分别进行精细化加工,通过蒸煮、亚漂等一系列手段可得到可纺织的竹纤维。
实施例一
选取竹龄在8个月的新鲜嫩竹(即慈竹),用电锯去掉竹梢和竹头部分,剩余长度5m的竹筒;用分片机将竹筒等分为六片竹片;将竹片定向送入梳解机,从竹青部分开始进行第一层梳解,同时将梳解机梳解出来的梳解物即竹原纤维用风机吹出里面粉尘和杂质,得到清晰、整齐的竹原纤维;将第一层梳解过后的竹片进行切削加工,将竹片梳解过后的不平整表面切磨平整,再进入下一层的梳解;如此反复逐层梳解5次,竹片成为无法再梳解的2mm厚度的竹黄薄片,得到5种不同质量的竹原纤维。
实施例二
选取竹龄在2年的新鲜毛竹,用电锯去掉竹梢和竹头部分,切成2段竹筒,每段3m;用分片机将竹筒等分为八片竹片;将竹片定向送入梳解机,从竹青部分开始进行第一层梳解,同时将梳解机梳解出来的梳解物即竹原纤维用风机吹出里面粉尘和杂质,得到清晰、整齐的竹原纤维;将第一层梳解过后的竹片进行切削加工,将竹片梳解过后的不平整表面切磨平整,再进入下一层的梳解;如此反复逐层梳解8次,竹片成为无法再梳解的5mm厚度的竹黄薄片,得到8种不同质量的竹原纤维。
实施例三
选取竹龄在1年的绿竹,用电锯去掉竹梢和竹头部分,切成2段竹筒,每段4m;用分片机将竹筒等分为八片竹片;将竹片定向送入梳解机,从竹青部分开始进行第一层梳解,同时将梳解机梳解出来的梳解物即竹原纤维用风机吹出里面粉尘和杂质,得到清晰、整齐的竹原纤维;将第一层梳解过后的竹片进行切削加工,将竹片梳解过后的不平整表面切磨平整,再进入下一层的梳解;如此反复逐层梳解7次,竹片成为无法再梳解的4mm厚度的竹黄薄片,得到7种不同质量的竹原纤维。
针对由竹材直接开纤制备竹原纤维存在的纤维均匀性差、杂质含量高、太粗、太短,无法实现纺纱这一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竹材直接加工生产亚微米级可纺竹原纤维的生产方法。为了确保竹原纤维均匀一致,本发明采用机械逐层梳解开纤方法,可有效消除竹材呈现的梯度特性,并通过刀切削工序,使一次性未开纤的层状竹材彻底清除,避免这部分材料继续梳解带来的梗状物及块状物,从而使加工获得的纤维清晰、整齐、均匀,长细度可控。本发明获得的竹原纤维长细度一致性好(长度3-8cm,竹原纤维直径50-150微米),无粗梗、粉状物及其他杂质,便于进行精细化处理,竹原纤维可达到纯纺和混纺技术指标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浏览器资源存储方法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数据推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