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蹄削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9259.1 | 申请日: | 2014-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李竟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竟儒 |
主分类号: | A23N7/02 | 分类号: | A23N7/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王俭 |
地址: | 5416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蹄 削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果去皮装置,尤其是一种马蹄削皮机。
背景技术
马蹄即荸荠,为了省力、方便、干净、快速地去掉马蹄外皮,常采用机械削皮装置来完成,例如公开号为CN103349343A“马蹄削皮机”公开的结构为:利用旋转离心力原理,采用旋转离心式设计,将大小规格不同的、外表凹凸不平的马蹄在离心力作用下,在机舱内靠机舱壳体边做不规则运动,在刀盘的靠机舱壳体的一侧外圆区域,安装刀片,构成旋转刀盘;在刀盘的高速旋转下,快速有效的将马蹄外皮削除;是在机架上安装马蹄削皮机身、电动机及其控制开关组合而构成,所述马蹄削皮机身由削皮机舱壳体、旋转刀盘组合构成,削皮机舱壳体内设置的刀盘结合而形成一个削皮机舱,所述旋转刀盘由刀盘通过轴与电动机联接而构成一个旋转的刀盘;所述刀盘上的外圆区域至少设有一把刀片及其匹配的刀片孔;削皮机舱壳体的刀盘下部,至少设有一个马蹄皮出口。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削皮后的马蹄没有出口,被削除的马蹄皮累积在削皮机舱壳体内,马蹄只能分批进行削皮,削皮后需要停机将马蹄取出,再清理马蹄皮,无法进行连续削皮生产,清理工作费时费力,使用不方便,削皮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进行连续削皮生产,清理、使用方便,削皮效率较高的马蹄削皮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马蹄削皮机,包括旋转刀筒,所述旋转刀筒的侧壁设有均等分排列的削皮刀口,旋转刀筒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旋转刀筒倾斜设置,进料口端高于出料口端,旋转刀筒与动力机构连接。
所述的旋转刀筒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优选的夹角为20°。
所述的削皮刀口为旋转刀筒侧壁上设置的长条形通孔,通孔壁与内壁切线的角度为25-30°,通孔宽度为3-8mm。
所述旋转刀筒的侧壁还设有削蒂刀口,削蒂刀口设置在靠出料口端的一侧。
所述削蒂刀口的宽度为6-10mm,优选的削蒂刀口的宽度为8mm。
削蒂刀口的侧边与削皮刀口的一侧连通。
所述削皮刀口的中部设有护栏。
所述的削皮刀口为2-10个,优选的削皮刀口为9个。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对马蹄进行连续削皮生产,机器清理、使用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削皮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削皮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转刀筒 2.削皮刀口 3.进料口 4.出料口 5.削蒂刀口 6.护栏 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图2,一种马蹄削皮机,包括旋转刀筒1,所述旋转刀筒1的侧壁设有均等分排列的削皮刀口2,旋转刀筒1的一端为进料口3,另一端为出料口4,旋转刀筒1倾斜设置,进料口3端高于出料口4端,旋转刀筒1与动力机构连接。
旋转刀筒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本例为20°,使马蹄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适当的速度通过旋转刀筒1。旋转刀筒1与与电机7连接,通过电机7带动旋转刀筒1旋转。
所述的削皮刀口2为旋转刀筒1侧壁上设置的长条形通孔,通孔壁与内壁切线的角度为25-30°,通孔宽度为3-8mm,本例角度为28°,通孔宽度为5mm。
所述旋转刀筒1的侧壁还设有削蒂刀口5,削蒂刀口5设置在靠出料口4端的一侧。
所述削蒂刀口5的宽度为6-10mm,本例削蒂刀口5的宽度为8mm。
削蒂刀口5的侧边与削皮刀口2的一侧连通,可增大排出马蹄皮和蒂的开口,使旋转刀筒1内更干净,提高削皮效率。
所述削皮刀口2的中部设有护栏6,以保护刀口。
所述的削皮刀口2为2-10个,本例削皮刀口为9个,提高削皮效率,使削皮更干净。
工作时,电机7带动旋转刀筒1旋转,马蹄从进料口3端进入旋转刀筒,马蹄在旋转刀筒1内与刀筒内壁接触时先是被削皮刀口2将表皮削掉,在往出料口4端移动的过程中再被削蒂刀口5将蒂削掉,最后从出料口4排出,完成马蹄的削皮工作。由于削皮刀口2和削蒂刀口5设置的宽度刚好适应马蹄的削皮和去蒂的要求,因此马蹄去皮干净,在工作过程中,削出的马蹄表皮和蒂直接从削皮刀口2和削蒂刀口5排出旋转刀筒1外,不会积累在刀筒内,因此无需停机清理,可进行连续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竟儒,未经李竟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