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热辐射式焊接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8226.5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5 | 分类号: | B23K1/005;B23K3/00;B23K3/04;B23K3/08;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江助菊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太阳能电池 热辐射 焊接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热辐射式焊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多个电池串通过汇流条焊接后将EVA,背板,有机玻璃板叠层高温压合而成;其中电池串是通过连接在太阳能电池片上的焊带将电池片连接成串,以达到提高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的技术要求。传统的手工焊接是通过人工先单片焊接,后串焊,工序较多,所需人员也较多,又因受人工技能的影响,电池串外形尺寸不稳定,易出现虚焊,漏焊等现象,同时电池片因内应力不一致,易产生裂纹和碎裂。人工焊接不足之处给生产组织与质量控制及生产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焊接成串的工序的易碎硅片材料热辐射式焊接工艺方法及焊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热辐射式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6块预热板对电池片进行先后预热,该6块预热板的温度设置分别T1、T2、T3、T4、T5和T6,所述温度T3>T2=T4>T1=T5>T6,在第3块预热板上将红外线光源聚光在该电池片的需焊接位置,直到加热成液态的焊锡浸润焊接部位后,停止红外线光源聚光加热。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包括红外线加热装置、压针装置和预热装置,所述红外线加热装置下方放置压针装置,所述红外线加热装置、所述压针装置置于所述预热装置中部;所述预热装置包括6块加热板。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包括预热装置;所述预热装置包括6个热电偶传感器以及12个加热棒,所述各个加热棒和各个热电偶传感器置于所述各个加热板底部。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线气动翻转装置,所述红外线气动翻转装置包括提升气缸、翻转气缸、轴承座和转轴,所述红外线加热装置连接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置轴承,所述轴承内孔安装转轴,转轴两端安装在位于轴承座两端的转轴支撑法兰盘上,所述提升气缸安装在垂直轨道上,可沿着该垂直轨道上下滑动;所述翻转气缸一端和提升气缸固定,另一端和所述转轴相连并可推动所述转轴旋转,在转轴支撑法兰盘设有螺钉,通过所述螺钉可以限制转轴旋转。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滑块、两个光轴、丝杆和置于丝杆一端的调节旋钮,所述加热滑块内部设置有红外线灯管,在所述红外线灯管的顶部固有抛物线状反光板;所述加热滑块顶部设有两个轴套,所述套环分别套设在所述光轴上,所述丝杆设于两个光轴之间。
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压针装置包括遮光板、压针和气缸,所述气缸置于底座上,在气缸两侧固定有限位挡板,所述遮光板置于所述压针的两侧,所述气缸推动所述压针上下运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互联条能够牢固的焊接在太阳能电池片正反面的主栅线上,因具有加热温度均匀,热影响区域小,应用在易碎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焊接,具有破损率低,材料隐裂现象少,焊接质量一致性好。同时焊接时间和温度可控性好,可以实现对焊接时间和焊接温度的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为红外线气动翻转装置和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压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红外加热装置的解剖示意图;
图6为加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设置六块预热板的温度高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热辐射式焊接装置,包括红外线加热装置7、压针装置5和预热装置9,所述红外线加热装置7下方放置压针装置5,所述红外线加热装置7、所述压针装置5置于所述预热装置9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康奋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