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8008.1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泰宽;金夕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拓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装置,尤其涉及散热性能得到改善的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式扬声器装置中,音圈被接入随声频信号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音圈得到磁路的磁场提供的电磁力,以使振动板振动,从而产生声压。
当扬声器装置工作时,音圈被持续接入电流,因音圈的电阻而产生热量。音圈在工作时温度可上升到100℃以上,音圈的发热不仅降低扬声器的效率,还引发扬声器装置的故障。
音圈发热会使扬声器装置的磁铁温度上升,而磁铁一般在高温环境下电场强度减弱,其结果导致扬声器的驱动力下降,从而导致扬声器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温度上升引起磁场强度减弱的问题,钕磁铁比铁氧体磁铁更为严重。
另外,设计高度低的细长型电视部件扬声器装置有时由两个以上的磁路与两个以上的音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输入电流分流到多个音圈,因此分散发热,不会出现严重发热的问题。但是,当细长型电视部件扬声器装置由单个磁路及单个音圈构成时,由于输入电流集中于单个音圈,因此发热会导致严重的性能低下。
其次,音圈由铜导线或铜包铝线(copper clad aluminium wire;CCAW)导线与包裹其的绝缘层构成,当音圈发热时会烧坏绝缘层,导致绕线而成的音圈之间发生短路,从而使音圈的电阻发生改变,降低扬声器的效率,严重时扬声器装置甚至无法工作,造成不良。
现在,有多种用于改善扬声器装置散热效率的方法。
美国公开专利第6,815,063号“磁性流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磁性流体(ferrofluid)改善散热效率的扬声器装置。其中,磁性流体(ferrofluid)被设置成接触音圈,存储音圈产生的热量,并向外部传导存储的热量,以改善扬声器装置的散热效率。
但是由于磁性流体本身具有很高的粘性,因此磁性流体在接触音圈时起到振动系统的振动电阻的作用,降低振动膜的位移。对于具有数百瓦的高输入电力的高输出扬声器装置而言,由于具有高驱动力,因此磁性流体的粘度对振动膜的位移产生极其甚微的影响。但是对于具有10瓦左右的低输入电力的电视部件用扬声器装置或微型扬声器装置而言,由于其驱动力相对较低,故磁性流体的粘度严重降低振动膜的位移,从而具有严重降低扬声器效率的问题。因此在输入电力小的部件用扬声器装置中不能利用磁性流体来改善散热性能。韩国公开专利第2004-0050960号“扬声器”公开了一种通过粘贴于铁心(yoke),并且形成有多个散热片的散热构件改善散热效率的扬声器装置。粘贴于铁心的散热构件可以通过向外部释放扬声器装置内部的热量,改善扬声器装置的散热效率,但是由于铁心不能直接接触作为热源的音圈,因此只能通过辐射或对流放出部分热量,由于无法通过传导放出热量,因此散热效率的改善效果极其甚微。
韩国实用新型公开第0218617号“具有散热装置的扬声器”公开了一种通过在铁心形成散热孔来改善散热效率的扬声器装置。形成于铁心的散热孔能够通过向外部放出扬声器装置内部的热量,改善扬声器装置的散热效率,但是由于铁心同样不能直接接触作为热源的音圈,因此通过散热孔,只能通过辐射或对流放出热量,无法通过传导放出热量,不仅如此,由于不具备强制性的对流结构,因此散热效率的改善效果极其甚微。
韩国实用新型公开第0107822号“硬币型扬声器的音圈散热结构”公开了一种向振动板的上端面延长绕线轴,并在延长部形成散热构件,以改善散热效率的扬声器装置。绕线轴延长部的散热构件通过直接与音圈接触的绕线轴散热,因此能够通过具有最高热传递效率的传导方式散热,其散热效率高。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具备向振动板的上端面延长的延长部,因此对于未采用圆锥型振动板,而是采用圆顶型、平面型振动板的扬声器装置而言,延长部引起高度的上升。尤其是用于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部件用扬声器装置,随着当前部件纤细化、紧凑化趋势,必须能够安装于有限的空间内,因此细长型部件扬声器装置一般采用能够有效利用空间的平面型振动板或圆顶型振动板。因此,通过绕线轴延长部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难以适用于现在的部件用扬声器装置。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美国公开专利第6,815,063号;
韩国公开专利第2004-0050960号;
韩国实用新型公开第0218617号;
韩国实用新型公开第0107822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拓泰有限公司,未经摩拓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80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