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7773.1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7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伟;欧阳鹏根;汤承伟;傅林坚;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41/04;C30B30/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sp 磁场 发生 装置 线圈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包括由铜管绕制成圆筒型的线圈组,线圈组一侧设有进出水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氧树脂、绝缘板、电极、连接块;所述绝缘板设在铜管之间,环氧树脂通过浇筑的方式包覆整个线圈组;所述连接块和电极均设置在到线圈组进出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为倒圆角的空心方形紫铜管,且满足:r=(0.05~0.15)×D,其中r为倒圆角半径,D为方形紫铜管边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块均为紫铜,电极、连接块与铜管之间采用焊接或螺钉方式固定连接。
4.一种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铜管的选取
采用挤制成型的铜管,其尺寸要求满足r=(0.05~0.15)×D,其中r为倒圆角半径,D为方形紫铜管边长;经过软化退火处理,即在350℃~550℃退火,保温1小时,并迅速水冷,要求硬度在HB55~65之间;
步骤(2):线圈组的绕制
(A)线圈参数及绕制方法确定:径向匝数M,轴向匝数N,为保证线圈中所有铜管电流方向一致,且线圈冷却性能好,确定以下绕制方法:以轴向两匝线圈作为一个线圈单元,每个线圈单元采用P根铜管并行绕制,线圈单元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其中M>P≥2,N≥4,且N为4的倍数,M、N、P均为整数;
(B)线圈单元Ⅰ的绕制:P根铜管从外至内分别标记为T1、……、TP;当M为P的整数倍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顺时针绕制M/P圈后,转入下一层顺时针绕制M/P圈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当M不被P整除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顺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折弯进入下一层绕制,顺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其中:M/P=A…B,即A为M/P的商,B为余数,且满足A>1,1≤B<P,A和B均为整数;
(C)线圈单元Ⅱ的绕制:P根铜管从外至内分别标记为T1’、……、TP’;当M为P的整数倍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逆时针绕制M/P圈后,转入下一层逆时针绕制M/P圈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当M不被P整除时,铜管T1’、……、铜管TP’并行排列,从进出水端一侧开始从外至内逆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 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折弯进入下一层绕制,逆时针绕制A圈后,铜管T1’、……、铜管TB’单独再绕制一圈后与铜管T(B+1)’、……、铜管TP’汇合一起并从进出水端绕出,各线圈起绕端和止绕端在进出水端依次间隔排列,其中:M/P=A…B,即A为M/P的商,B为余数,且满足A>1,1≤B<P,A和B均为整数;
在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的绕制过程中,在铜管之间以及上下层之间均设有绝缘板;绕制中的“从外到内”的“内”和“外”是相对于圆筒型的线圈组而言的,所述“内”是指靠近轴线一侧,“外”是指远离轴线一侧。
(D)线圈单元的叠加:分别选取N/4个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从上到下依次按照线圈单元Ⅰ、线圈单元Ⅱ、……、线圈单元Ⅰ、线圈单元Ⅱ的方式叠加并固定,且进出水端对齐,线圈单元之间设有绝缘板;
(E)电极和连接块的连接,包括线圈单元Ⅰ中连接块的连接、线圈单元Ⅱ中连接块的连接、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之间的连接块连接、线圈单元Ⅱ和线圈单元Ⅰ之间的连接块连接以及电极的连接;
线圈单元Ⅰ中连接块的连接:铜管T2的起绕端与铜管TP的止绕端连接,铜管Ti的起绕端与铜管T(P+1-i)的止绕端连接,其中i为整数,且2<i≤P;
线圈单元Ⅱ中连接块的连接:铜管i’的起绕端与铜管T(P+1-i)’的止绕端连接,铜管T(P-1)’的起绕端与铜管T1’的止绕端连接,其中i为整数,且1≤i<P-1。
线圈单元Ⅰ和线圈单元Ⅱ之间的连接块连接:线圈单元Ⅰ的铜管T(P-1)止绕端与线圈单元Ⅱ的铜管T2’止绕端连接,其中所述线圈单元Ⅰ位于线圈单元Ⅱ之上;
线圈单元Ⅱ和线圈单元Ⅰ之间的连接块连接:线圈单元Ⅱ的铜管TP’与线圈单元Ⅰ的铜管T1连接,其中所述线圈单元Ⅰ在线圈单元Ⅱ之下;
电极的连接:所述电极共两件,分别连接在第一个线圈单元Ⅰ的铜管T1的起绕端和最后一个线圈单元Ⅱ的铜管TP’的起绕端;
步骤(3):初检
线圈组绕制完成后需进行初检,初检内容包括直流电阻、电感、绝缘性能,如不符合要求需拆开线圈组按照步骤(1)和步骤(2)进行检查和返修;
步骤(4):线圈组的浇筑
(A)装模:将线圈装入模具中,并固定;
(B)加热:将装模完毕后的线圈放入浇注罐中,开启加热器,将温度上升至75℃时开始抽真空直至达到极限真空1Pa,并保持3小时;
(C)浇筑:充入保护性气体直至浇注罐内压力为150Pa,将熔融状态的环氧树脂浇至模腔内预定的高度时,停止浇注;
(D)加压:充入保护性气体直至炉内压力达到3bar,并保压30分钟;
(E)固化处理:浇注罐泄压并线圈取出后,立即吊入专用固化箱内进行固化处理,固化温度为90℃~115℃,固化时间不少于6小时,并随炉冷却5小时后取出线圈;
(F)修整:对浇筑后的线圈进行表面修整;
步骤(5)整体检验:浇筑完成后需对线圈整体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直流电阻、电感、绝缘性能、尺寸、外观,如直流电阻、电感、绝缘性能不符合预期要求需报废处理,如外观和尺寸不满足要求可进行修整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CUSP磁场发生装置线圈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慧翔电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7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