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67709.3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懿;李克智;张永刚;秦玉英;梅洁;魏开鹏;刘学全;斯容;刘岳龙;卢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94 | 分类号: | C09K8/594;C09K8/54;C07D23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co sub 泡沫 缓蚀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同时还涉及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渗透油藏采用CO2泡沫驱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超临界CO2在地层条件的粘度与气体相近,渗流阻力小;二是CO2较其它气驱介质更容易混相,可有效提高驱油效果。低渗透油藏往往裂缝较为发育,极易发生气窜,使用泡沫可对裂缝实现封堵,减缓因CO2气窜而导致的裂缝窜流,但是理论研究及现场实例均表明,CO2溶于水后对注采管柱及流程设备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影响了CO2泡沫驱油的应用前景。
咪唑啉型缓蚀剂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在腐蚀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咪唑啉型缓蚀剂可分为非离子型咪唑啉、阳离子型咪唑啉和阴离子型咪唑啉。非离子型的咪唑啉缓蚀剂往往水溶性不好,因而其使用受到了限制;阳离子型咪唑啉缓蚀剂因其本身带正电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影响泡沫中所加其他药剂的使用效果;阴离子型咪唑啉缓蚀剂在CO2酸性环境中易生成相应的有机酸而导致缓释性能降低。因此,寻找一种同时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和优良的水溶性,并且与CO2泡沫具有良好配伍的缓蚀剂,对CO2泡沫驱提高采收率试验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解决现有缓蚀剂不能满足CO2泡沫驱油对缓蚀性能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饱和脂肪酸33.5%~46.9%、羟乙基乙二胺20.9%~26.2%、硫酸化试剂27.9%~34.9%,催化剂4.3%~5.4%。
所述饱和脂肪酸的化学通式为:
其中,R为含油10~20个碳原子的烷基。
羟乙基乙二胺的化学式为:
NH2CH2CH2NHCH2CH2OH
。
所述硫酸化试剂为氨基磺酸。氨基磺酸的化学式为:
所述催化剂为尿素。尿素的化学式为:
一种上述的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饱和脂肪酸、羟乙基乙二胺加入带有分水装置和冷凝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携水剂,得混合物A;
2)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A升温至140~170℃进行回流,后升温至190~220℃进行反应,待分水体积达到理论产水值后,结束反应得混合物B;
3)除去混合物B中的携水剂,得咪唑啉中间体;
4)将步骤3)所得咪唑啉中间体与硫酸化试剂混合后,在搅拌条件下,升温至95~100℃,加入催化剂后,升温至100~140℃,保温反应,即得。
步骤1)中所述携水剂的加入量为饱和脂肪酸、羟乙基乙二胺总质量的25%~40%。
所述携水剂为苯、甲苯或二甲苯。
步骤2)中,所述回流的时间为1.5~4h,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5~4h。
步骤3)中除去混合物B中的携水剂的方法为:将混合物B置于旋转蒸发器中,减压至0.05~0.15atm,在60~80℃温度下蒸发4~8h,再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50~60℃条件下干燥2~4h。
步骤4)中所述保温反应的时间为1~3h。
本发明的用于CO2泡沫驱油的缓蚀剂,以饱和脂肪酸、羟乙基乙二胺、硫酸化试剂和催化剂为原料制成咪唑啉硫酸酯盐,与现有的咪唑啉缓蚀剂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咪唑啉硫酸酯盐属两性咪唑啉类缓蚀剂,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配伍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7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模数直槽端面花键的成形磨削加工方法
- 下一篇:干法装置自动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