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含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6898.2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华;金志洪;吴云飞;傅晓敏;李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21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永磁 铁氧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不含稀土永磁铁氧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铁氧体是由铁族元素和其它一种或几种适当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具有六角晶系的磁铅石型铁氧体是一类永磁铁氧体,自1952年被研制出来以来,因具有优越的性价比、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高的磁晶各向异性和居里温度、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等特点,使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用于各种电装电机,家用电器马达,汽车电动升降电机、雨刮器电机等各类汽车部件电机,医疗设驱动马达,办公用品马达等各个领域。
现制备铁氧体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陶瓷法又称氧化法,主要是将粉末状原材料按预设比例混合、高温预烧,经过高温固相反应形成块状再经过粗粉碎、二次细磨、成型、烧结等工序制备而成。该法是目前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特点是:工艺过程简单可控,生产成本较低。缺点是:粒径分布范围较宽、颗粒形貌不均、预烧温度较高。
(2) 喷雾燃烧法,该法由盐类分解法和喷雾燃烧技术结合发展而来,主要是将金属盐溶液与液体燃料混合,在高温下以雾化状态喷射燃烧,溶液被瞬间加热分解,得到高纯度的超细铁氧体粉末,主要特点是:粉末粒径分布均匀、化学计量比精确、样品烧结温度低、纯度较高。缺点是:分解的气体具有腐蚀性、对环境产生污染、实验条件要求高。该法目前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3) 共沉淀法,主要是将一定浓度的金属盐溶液按预设的化学计量比均匀混合,用一定浓度的碱性溶液(NaOH、NH4OH等)作为沉淀剂,使金属离子沉淀,再将沉淀物过滤、水洗烘干后高温烧结得到产品。该法的特点是:粒度均匀、化学活性较好、固相反应温度低。缺点是:配方设计稀土离子掺杂时,离子的共沉淀较困难且均匀性较差,制备的颗粒较易团聚。
(4) 水热法,该法是将共沉淀得到的强碱性悬浊液放入高压釜中加热到水的沸点以上和零界温度以下,使沉淀物之间发生反应得到铁氧体。该法的特点是:在水溶液中反应因而颗粒不易团聚,制备的铁氧体粉料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结晶性好。缺点是:原料纯度及设备要求高,另外水热反应不可控,容易生成杂相。
(5) 溶胶凝胶法,是将金属盐溶液按化学计量比混合配制成溶液,再加入有机酸作配体,然后调节PH值,缓慢蒸发得到凝胶状前驱体,经过高温烧结得到铁氧体。该法的特点是:容易实现离子取代,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缺点是:成本高,样品容易开裂。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目前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