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5293.1 | 申请日: | 2014-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0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范隆华;刘坚军;林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7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曲张 静脉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用于下肢曲张静脉剥离手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治疗静脉曲张有很多方法,但传统的点式剥脱因效果肯定,且手术创伤也相对不大,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谓的点式剥脱指在皮肤上做点状小切口,将外科血管钳头端通过小切口伸入皮下,凭手术者的经验将皮下曲张的静脉从小切口拖出进行剥脱。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点式剥脱的手术器械,很多时候因患者表皮较厚,表面静脉曲张曲张不明显,且因切口较小,手术者无法在直视下剥离曲张静脉,只能凭感觉探索皮下静脉,这样往往会损伤皮下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的创伤,甚至造成患者手术后皮下硬结、疼痛等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点式剥脱的手术器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铰接在第一手柄上,钳身与第一手柄连接固定,在中部铰接的二个钳口的一端闭合后用于钳住血管,二个钳口的铰接点与钳身固定连接,连杆机构的一端连接第二手柄,另一端与二个钳口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手柄相对第一手柄运动后通过连杆机构带动二个钳口的一端打开或闭合。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间设有齿扣。
优选地,在所述钳身上设有用于照射所述钳口的作用部位的LED灯,LED灯通过软管和纽扣电池盒相连接。
优选,在所述第二手柄上开有位移槽,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在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与位移槽相配合的位移块,该位移块位于位移槽内,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同时与二根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二根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钳口的端部铰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专用于点式剥脱的手术器械,方便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同时,本发明还在钳身上设置了LED灯,作为剥离钳的光源,能使手术者方便地发现附着于皮下的曲张静脉,更准确地抓到曲张病变的静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的局部结构原理图;
图3为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的另一区域的局部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光源的曲张静脉剥离钳,由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钳身4和钳口6组成。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间3铰接,铰接点为d,钳身4固定在第一手柄1上,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间有一齿扣3。当二个钳口6闭合时,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通过齿扣3能牢固连接,不会将钳住的血管从钳口6松开。钳身4上有一LED灯5,通过软管10和纽扣电池盒11相连接,手术时,LED灯5作为光源,能使手术者方便地发现附着于皮下的曲张静脉,更准确地抓到曲张病变的静脉。
结合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连杆8的一端固定销9,销9插入位于第二手柄2上的位移槽内,当第二手柄2向第一手柄1靠拢时,即绕铰接点d顺时针转动,第一连杆8通过销9向左移动,第一连杆8带动由二根第二连杆7和二个钳口6组成的四连杆机构。第二连杆7和第一连杆8通过销c铰接,第二连杆7和钳口6通过销b连接,二个钳口6的中部通过销a连接,销a固定在钳身4上。当第一连杆8向左移动,带动二个第二连杆7相互靠拢,使β角变小,二个钳口6绕销a转动,直至相互闭合,钳住血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52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