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流体泵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61057.2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将见;小谷雅幸;宫坂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浓绢糸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H02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流体泵。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用于在支撑转子的轴向构件与具有容纳转子的凹部的外壳嵌件成型的情况下,通过将轴向构件推靠金属模具而定位轴向构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2010-1446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图1和图3所示,容纳转子的凹部的内表面22凹入以增大凹部的容量。因而,流到凹部中的流体的阻力会降低转子的旋转效率。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图6中,在嵌件成型过程中取决于树脂的流动,树脂优选流至内侧端表面12b,这样轴向构件可能沉入凹部的底壁部。这可能不会确保轴向构件的位置精度。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轴向构件的位置精度并且抑制旋转效率变差的电动流体泵。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流体泵,该电动流体泵包括:包括凹部的外壳,流体流到该凹部中;布置在所述凹部中的转子;支撑所述转子的轴向构件;以及与所述外壳及所述轴向构件嵌件成型的凸缘构件,该凸缘构件固定至所述轴向构件的端部,并且埋设在所述凹部的底壁部中,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第一凸缘部;减小部,该减小部比所述第一凸缘部接近所述底壁部的内表面,并且在径向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凸缘部小;以及第二凸缘部,该第二凸缘部比所述减小部接近所述内表面,在径向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凸缘部大,并且局部从所述内表面暴露,并且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流体泵,该电动流体泵包括:包括凹部的外壳,流体流到该凹部中;布置在所述凹部中的转子;支撑所述转子的轴向构件;以及与所述外壳及所述轴向构件嵌件成型的凸缘构件,该凸缘构件固定至所述轴向构件的端部,并且埋设在所述凹部的底壁部中,其中,所述凸缘构件包括:局部从所述底壁部的内表面暴露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外周部形成的槽部;以及从所述槽部突出而远离所述内表面的突出部,并且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流体泵,该电动流体泵包括:包括凹部的外壳,流体流到该凹部中;布置在所述凹部中的转子;以及轴向构件,该轴向构件包括埋设在所述凹部的底壁部中的端部,该轴向构件支撑所述转子,并且与所述外壳嵌件成型,其中,所述端部包括:第一凸缘部;减小部,该减小部比所述第一凸缘部接近所述底壁部的内表面,并且在径向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凸缘部小;以及第二凸缘部,该第二凸缘部比所述减小部接近所述内表面,在径向方向上比所述第一凸缘部大,并且局部从所述内表面暴露,并且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流体泵,该电动流体泵包括:包括凹部的外壳,流体流到该凹部中;布置在所述凹部中的转子;以及轴向构件,该轴向构件包括埋设在所述凹部的底壁部中的端部,该轴向构件支撑所述转子,并且与所述外壳嵌件成型,其中,所述端部包括:局部从所述底壁部的内表面暴露的平板部;在所述平板部的外周部形成的槽部;以及从所述槽部突出而远离所述内表面的突出部,并且所述内表面是平坦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确保轴向构件的位置精度并且抑制旋转效率变差的电动流体泵。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流体泵的剖面图;
图2是外壳的一部分及转子被移除的电动流体泵的示图;
图3A至图3C是轴向构件及凸缘构件的说明图;
图4是由图2的圆圈X环绕的凸缘构件周围的放大图;
图5是外壳的嵌件成型的说明图;
图6A至图6C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轴向构件及凸缘构件的说明图;
图7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的凸缘构件周围的放大图;以及
图8是根据变型实施方式外壳与轴向构件及凸缘构件嵌件成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浓绢糸株式会社,未经信浓绢糸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1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树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果树优质砧穗组合嫁接繁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