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及光源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9784.5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4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翔;陈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琼先;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具有发光装置及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或一般照明设备的发光装置及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光源模块通常包括光条、导光板、反射片、光学膜组合及夹持上述元件的构件。光条所产生的光可从导光板的侧面或底面入射导光板,接着从导光板的正面出射,即为常见的侧入式或直下式光源模块。反射片的设置可增加光的利用率。光学膜组合则可调整光的特性。上述类型的光源模块通常应用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随着LED的发光效率的提高及制造成本的下降,上述类型的光源模块也应用到一般照明设备,例如室内吸顶灯。
上述的光条通常包括线路板及安装其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元件。就发光方向与线路板的关系作区分,LED元件的类型包括向上发光型及侧向发光型。如图1A所示,安装在线路板702上的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的发光轴线A与线路板702的法线方向N平行。如图1B所示,安装在线路板802上的侧向发光型LED元件804的发光轴线A与线路板802的法线方向N垂直。
为了使LED元件于垂直线路板的法线方向发出比侧向发光型LED元件804还亮的光,LED元件的类型还包括直立发光型(或称为墓碑型)。如图1C所示,安装在线路板902上的直立发光型LED元件904将竖立在线路板902上,且直立发光型LED元件904的发光轴线A与线路板902的法线方向N垂直。
然而,直立发光型LED元件904是偏向于客制化的产品,故能够选用的规格很少且零件成本很高。此外,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及侧向发光型LED元件804的LED晶粒与线路板的距离较近,故LED晶粒于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能较快传导至线路板,以实现迅速散热的效果,而直立发光 型LED元件904的LED晶粒与线路板的距离较远,因此LED晶粒于发光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通过线路板导出,所以相较于向上发光型及侧向发光型LED元件,直立发光型LED元件的散热效果不佳。又因为LED封装架构的限制,目前大功率的LED元件以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为主,侧向发光型LED元件804普遍功率较低,所以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的亮度通常大于侧向发光型LED元件804的亮度。
光源模块可依需求从上述三种LED元件选择适合的类型。其中,侧入式光源模块如需同时实现高亮度、低成本且散热效率高的LED元件时,依上述说明可知,仅能选择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但以侧入式光源模块的架构,如图1D所示,由向上发光型LED元件704组成的光条设置于导光板52的侧面时,为使光条的发光轴线A垂直射入导光板的侧面,其线路板702的法线方向N也将垂直于导光板的侧面,故需另外设置L形散热元件701贴合于线路板702以利组装及散热,但L形散热元件701也将造成成本增加及背光模块的边框变厚。电连接器703配置于线路板702的二末端,并电连接导体线路且用以电连接外部控制电路,因导光板入光面宽度用以刚好覆盖所有LED元件,以提高导光板的光利用率及光均匀度,所以电连接器703常突出于导光板入光面之外,因此也将造成背光模块入光端及远光端左右另外二侧边的边框变厚。
美国专利编号US8071882揭露了一种金属基底电路板、LED和LED光源单元。中国台湾专利编号M416107揭露了一种LED散热基板。中国专利编号CN102720977揭露了一种LED柔性灯。中国台湾专利编号I247951揭露了一种背光模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用以提供线光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用以提供面光源。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一线路板、一发光元件及一电连接器。线路板具有一第一平面部及延伸自第一平面部且相对于第一平面部倾斜的一 第二平面部。线路板包括一可挠性金属层及一导体线路。可挠性金属层沿着一折线弯折以界定出第一平面部及第二平面部,并维持第一平面部及第二平面部之间的倾斜。导体线路迭置在可挠性金属层上,并由第一平面部延伸至第二平面部。导体线路与可挠性金属层互相绝缘。发光元件配置在线路板的第一平面部,并电连接导体线路。电连接器配置在线路板的第二平面部,并电连接导体线路。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发光装置,其中发光元件为发光二极管封装体,且发光元件的发光轴线大致上垂直于第一平面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