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稀冷水性鱼和两栖水生动物养殖水调控池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135.5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8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彭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700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桃***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稀 水性 两栖 水生 动物 养殖 调控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珍稀冷水性渔业养殖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珍稀冷水性鱼和两栖水生动物养殖水调控池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对最具经济、利用和科研价值的珍稀冷水性鱼类及两栖水生动物龟类、蛙类等驯养繁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由于这些珍稀冷水性鱼类及两栖水生动物繁殖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特别高,不仅要求养殖水质要符合野生环境水质标准,而且要求养殖水温往往必须在250C以下,目前养殖水源要么是高投入水质清洁装置和电热温控调节,致使养殖成本十分高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新颖,成本低,操作简便,可有效净化水质,调控水温的珍稀冷水性鱼和两栖水生动物养殖水调控池建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珍稀冷水性鱼和两栖水生动物养殖水调控池建造方法,包括进水管、水池、过滤池、出水管的建设,其特征在于建设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地下隧道式水池建设
在地面向下深挖5-10m以上,建一个长5-20m,高0.50m-1m,宽在0.5m-1m地下隧道式水池,在地下隧道式水池的一端前部0.2m处垂直安装一根进水管;
地下隧道式水池的另外一端的下部与过滤池的过滤层支撑连接;
地下隧道式水池的另外一端的上部建一个地下隧道式水池检修孔和地下隧道式水池检修孔密封盖板Ⅰ;
再在地下隧道式水池的上面覆盖5-10m的保温土层。
步骤2过滤池的建设。
过滤池的建设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过滤层建设,下部分为储水层建设;
过滤池池面高于地下隧道式水池池面;
在下部分储水层池底靠外侧池壁内设置有沉污池,沉污池池底设置有排污管;
在下部分储水层池底靠地下隧道式水池一侧建有过滤层支撑,过滤层支撑与过滤池池底为连体;
过滤池的上部分过滤层设置带孔底板,带孔底板上方设置鹅卵石过滤层,鹅卵石过滤层上方设置木炭过滤层,木炭过滤层上方设置粗沙过滤层,粗沙过滤层上方设置中沙过滤层,中沙过滤层上方设置鹅卵石压沙层,鹅卵石压沙层上方设置一出水管和一反冲洗过滤层进水管;
过滤池的上部建有过滤池检修孔过滤池检修孔密封盖板Ⅱ。
步骤3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建设
进水管垂直的安装在地下隧道式水池的一端前部0.2m处;
出水管安装在过滤池上部的一侧,其上安装有一个直流式紫外线杀菌器。
步骤4反冲洗过滤层进水管的建设
本发明在过滤池的上部的一侧安装有反冲洗过滤层进水管,能对过滤池进行反冲洗,使过滤池能反复使用,降低成本。
本发明通过进水管将流动带压力水源输送到地下隧道式水池尾端,水流在池内长距离的缓慢回流过程中,混浊物质沉入沉污池,水流经过过滤池再通过直流式紫外线杀菌器,为水生珍稀动物提供了纯净的水质,减少了疾病,提高了成活率;驯养繁殖水生珍稀动物,养殖水温一般为0℃-25℃,适宜生长水温一般为16℃-22℃,最佳生长水温一般为18℃-20℃,生长期都在适宜水温区间,发病期都在适宜水温之外。水温过低将停止摄食,进入冬眠期,影响生长速度。水温超过25℃百病皆生,是发生疾病和死亡的临界点。本发明地下隧道式水池上方覆盖有厚土层,池体四周沉置于地表层下,利用较长时间地温调控池中水温,池中水温基本能升降±3℃左右,达到冬暖夏凉,延长适宜水温生长期;本发明调控水温不需用冷却或加热设备,可对水温控制在适宜生长水温的区间内,达到对水温的有效控制,经济实用;本发明通过反冲洗过滤层进水管对滤层介质自动进行冲洗,长时间不需要更换过滤介质,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增加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地下隧道式水池,2.过滤池,3.保温土层,4.直流式紫外线杀菌器,5.地下隧道式水池检修孔,6.过滤池检修孔,7.密封盖板Ⅰ,8.密封盖板Ⅱ,9.出水管,10.进水管,11.过滤层,12.过滤池进水层,13.带过滤池孔底板,14.鹅卵石过滤层,15.木炭过滤层,16.粗砂过滤层,17中沙过滤层,18.鹅卵石压沙层,19.反冲洗过滤层进水管,20.沉污池,21排污管,22.过滤层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龙南源头活水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污水初步处理净化系统
- 下一篇:微生物处理废水制造可燃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