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梨无籽早熟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7840.1 申请日: 2014-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676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滕元文;牛庆丰;王涛;杨奉霞;李建召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A01N43/12;A01P21/00
代理公司: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诱导 梨无籽 早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导梨无籽早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果树。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一些梨品种因其种子多果心大、可食率低。另外,梨为自交不亲和果树,需要配置授粉树或者进行人工授粉才能结实。但人工授粉,工作量大,购置花粉的成本也较高。因此,如果成功培育无籽化的梨果实不仅可以降低果心比,增加可食率,而且无需购置花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果实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够无籽化,如霜害高温等可引起无籽梨的形成;低温和高强光可诱导无籽番茄;短日照和较低的夜温可引起瓜类产生无籽果实,这可能是因为低温和霜害抑制了胚珠的正常受精发育。天然的无籽果实事实大多由于在种子很小的时候胚胎发育停滞,而使得种子保持在了很小和败育的状态。果实在外观指标和内在品质上远远低于授粉形成的有籽果实。但除了个别果树或果实外,自然诱导的无籽化果实存在性状不稳定、商品性差的问题。因此,寻找稳定的人工诱导无籽化果实的方法,可以弥补自然无籽化果实小,商品化低的问题。目前,人工诱导无籽果实产生的方法主要有授粉诱导、环剥诱导、振动诱导和化学诱导。其中,化学诱导是指使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化学物质诱导某些物种单性结实,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而苹果、梨、桃等品种用生长素刺激无效,要用赤霉素处理才能形成无籽果实。张才喜等(Caixi Zhang,et al.Hormonal regulation of fruit set,parthenogenesis induction and fruit expansion in Japanese pear.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8,55(3):231-240)发现GA4或GA7能有效的诱导梨果实的单性结实。公开号为CN10297221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诱导梨单性结实的方法,它是在盛花期前1~2天,使用诱导剂500mg/L GA4+7(0.2%Triton X-100)处理花蕾,盛花期第5~7天,再次使用该诱导剂处理花,成功诱导形成无籽梨。

上述发明的方法虽可以有效诱导梨的无籽化,但是其诱导的无籽梨果实明显小于授粉的果实。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有效诱导梨果实无籽化并且果实大小要达到甚至超过授粉的有籽果实,以获得更好品质和具有商业价值的无籽梨果实。

目前,7月下旬以前成熟的早熟梨在我国梨果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生产比重在逐年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早熟梨品种如翠冠等的推广。但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早熟梨上市集中度过高,导致早熟梨的生产效益下降,因此需要培育更早熟的品种或采取农业措施提早成熟期。早熟梨的培育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农业生产中一般采用环剥技术来诱导果实早熟。这种做法截断了枝干的营养运输通道,使叶片所制造的光合产物更多地用于花芽的形成,但这种措施又会造成树势衰弱、降低树体的抗病抗逆能力,易引发腐烂病等病害的发生。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一种省力省工、具有商业价值的梨无籽化和早熟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梨无籽早熟的方法,可获得果实品质好,丰产性能优的无籽、果心小果实,并且较人工授粉的果实提早成熟18天左右。

一种诱导梨无籽早熟的方法,包括:在盛花期,使用诱导剂处理花蕾,盛花期后第20~25天,将GA4+7软膏涂抹在果梗上;

其中,所述的诱导剂为GA4+7溶液,浓度为500~750mg/L;所述GA4+7软膏中,GA4+7的质量分数为2.0~3.0%。

所述梨的品种为翠冠,也可以为梨的其它品种。

所述的诱导剂还包含体积百分比为0.1~0.5%的表面活性剂,更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体积百分比为0.2%。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激素的吸收,并降低畸形果率。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Triton X-100或Tween-20。

诱导剂的浓度影响单性结实的效果,所述诱导剂中GA4+7的浓度优选为500mg/L。

诱导剂处理的部位为花托。使用诱导剂处理时可采用喷雾、浸湿、涂湿等方式,并控制诱导剂的剂量,一般花托部位有液滴悬滴即完成诱导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8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