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7530.X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晋治;武藤信晴;秋元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京三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苏萌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罐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46031号(JP-A2011-246031)公开了一种如下结构作为燃料罐结构:在浮子下方设置有第二阀机构,并且设置有燃料切断阀,其中当从燃料罐内部接收到前往燃料切断阀的空气流时,关闭体减小引入端口的开口表面面积。
在JP-A2011-246031的结构中,在关闭体处设置有连接孔从而即使在阀关闭状态下也能确保通风。然而,在通向吸附燃料罐内的蒸发的燃料的过滤罐的流动路径被打开时(或类似情况),存在已经通过此连接孔的蒸气会作用于浮子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理想的是使得浮子不会不经意地关闭。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主题是提供如下燃料罐结构:在燃料罐的内部压力高的状态下,所述燃料罐结构能够抑制来自燃料罐的空气流作用在满罐调节阀上并且抑制满罐调节阀关闭。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燃料罐结构具有:燃料罐,其能够在内部容纳燃料;过滤罐,其通过吸附剂吸附在燃料罐内的蒸发的燃料,并且在蒸发的燃料吸附之后,所述过滤罐将蒸气释放到大气中;满罐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罐内,并且由于当所述燃料罐内的燃料液面达到预先设定的满罐液位时浮子浮在浮燃料中,所述满罐调节阀关闭;联通管,其经由所述满罐调节阀将所述燃料罐和所述过滤罐联通,并且在所述联通管处设置有能够通过控制而打开和关闭的密封阀;横截面面积可变阀,当从所述燃料罐的内侧施加的罐内压力上升时,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减小朝向所述浮子流动的蒸气的流动路径的横截面面积;以及抑制构件,其定位在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与所述浮子之间,并且所述抑制构件抑制来自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的空气流直接抵接所述浮子。
在本燃料罐结构中,在密封阀打开的状态下,燃料罐和过滤罐通过联通管联通。所以,包含燃料罐内的蒸发的燃料的蒸气可以被移动至所述过滤罐。
而且,在将燃料供应至燃料罐时,当燃料液面达到满罐液位时,浮子浮在燃料中并且满罐调节阀关闭。因此,要使得燃料罐内的蒸气不被排放到外部,并且要使得所供应的燃料能够从入口管等达到加油枪。
当从所述燃料罐的内侧施加的罐内压力上升时,横截面面积可变阀减小朝向所述浮子流动的蒸气的流动路径的横截面面积。相应地,即使密封阀在燃料罐的罐内压力为高的状态下被打开,从燃料罐内部流动至浮子的蒸气的流量也下降。
此外,抑制构件设置在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与所述浮子之间。抑制构件抑制来自横截面面积可变阀的空气流直接抵接浮子。相应地,可以抑制已经通过流动路径的燃料罐内的蒸气直接撞击浮子而使得浮子在阀关闭方向上移动。
由于上述原因,即使在燃料罐的罐内压力为高的状态下,也抑制了浮子向阀关闭侧移动,并且抑制了满罐调节阀的关闭。
在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方案的第二方案的燃料罐结构中,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具有:分隔壁,其在所述流动路径的与所述抑制构件相比的上游侧处分隔所述蒸气的所述流动路径,并且在所述分隔壁中形成有开孔部;以及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主体,其设置在比所述分隔壁更靠近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上游侧的位置处;并且由于所述罐内压力的上升,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主体能够从与所述分隔分离的分离状态移动至与所述分隔壁接触的接触状态,并且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主体在所述分离状态中打开所述开孔部,并且在所述接触状态中部分地关闭所述开孔部。
相应地,在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主体的分离状态下,开孔部被打开,并且可以确保从燃料罐内部朝向浮子的蒸气的流动路径的横截面面积相当大。相反,当罐内压力增加并且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主体进入接触状态时,开孔部部分地被关闭,并且所以,能够可靠地降低从燃料罐内部至浮子的蒸气的流量。
在本发明的基于第一或第二方案的第三方案的燃料罐结构中,所述抑制构件具有:壁障部,其定位在所述横截面面积可变阀与所述浮子之间;以及侧壁部,其从所述壁障部竖立并且围绕所述浮子的周边。
也就是说,因为壁障部定位在蒸气的流动路径与浮子之间,借助于所述壁障部可以抑制来自燃料罐并且已经通过所述流动路径的蒸气直接撞击浮子。
而且,侧壁部从所述壁障部竖立并且围绕所述浮子的周边。因此,可以抑制来自所述燃料罐并且已经通过流动路径的蒸气撞击浮子的周边。
在本发明的基于第三方案的第四方案的燃料罐结构中,下流动孔形成在壁障部中并且引起壁障部上面的燃料向下流动。
相应地,可以使得已经在壁障部上面的积聚的燃料向下流动通过下流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京三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京三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5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