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5175.2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为;熊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00 | 分类号: | B41J3/00;B41J2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打印机 标识 可见光 材料 固化 光滑 表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标识领域,特别是一种将防伪标识固化在介质表面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防伪标识的印刷一般都是通过专业的印刷设备完成的。然而,由于印刷设备与印制费用很高,因此,在对小批量的防伪标识进行印刷时,则会产生高额的费用,从而增加每个防伪标识的成本。另外,由于印刷设备都是成批次对防伪标识进行印刷的,一旦某一个防伪标识的印刷位置发生错误,其后的防伪标识的印刷位置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急需出现一种更适用于对小批量防伪标标识进行印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适用于对小批量防伪标标识进行印制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用户端通过对防伪标识的参数进行设定,以生成防伪标识图样;
S20、将生成的防伪标识图样转换为打印信息,并将带有打印信息的打印指令发送给打印机;
S30、打印机读取打印信息,调用注入有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原料的指定墨盒,按照打印信息的内容将防伪标识图样固化在物品的光滑表面。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10中,包括:
用户端根据所要植入在物品光滑表面的区域设定所需防伪标识的有效识别面积与逻辑关系,以生成防伪标识图样;
建立物品信息与防伪标识别图样的绑定关系。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20中,由于采用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原料对防伪标识图样进行打印,需要对打印的原料类型进行设定,在生成打印信息时,打印的原料类型被转换为打印原料编码,并植入在打印信息中。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30中,包括:
S301、打印机读取打印信息,并将打印信息中的防伪标识图样与打印原料编码调用至打印机的缓存空间中;
S302、根据打印原料编码判断墨盒组中是否带有与该打印原料编码相对应的墨盒,若判断结果为是,则准备对防伪标识图样进行打印,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向用户端反馈异常信息。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在步骤S302中,带有与该打印原料编码相对应的墨盒对其内部注入的打印原料的容量进行检测,判断原料的容量是否少于原料容量的最小注入量,若判断结果是,则向用户端反馈异常信息,提示需要向墨盒中注入原料,以其原料容量多于最小注入量,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准备对防伪标识图样进行打印。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将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原料注入打印机的指定墨盒中,能够被肉眼不可见光所识别的原料为含碳的可见涂料或含碳的隐形涂料中的一种,含碳的可见涂料为含碳的可见油墨或墨水,含碳的隐形涂料为含碳的无色油墨或墨水。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所述防伪标识为所述带有指定形状、且肉眼无法分辨的点阵图形,所述点阵图形的有效积不小于3*3平方毫米,由至少一组直径为30~40微米的信息点排列构成。
上述的通过打印机将标识以不可见光材料固化在光滑表面的方法,其中,相邻两个所述信息点之间的间距为80微米,所述信息点中包括方向参考点、中心参考点与检验码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打印机属于日常的办公设备,而购买打印机所需要的费用要远远低于购买专业印刷设备所需要的费用,因此,利用作为打印机对小批量的防伪标识进行打印,可使操作方式更为便利,还可以降低加工成本;
2、由于打印机的操作性能与印刷设备相比更为灵活,因此,当发现植入在物品光滑表面的防伪标识发现问题时,可快速对打印机设置或防伪标识图样进行调整,以避免对后续的防伪标识造成影响;
3、由于点阵图形中信息点的直径微小,并且在相邻的两个信息点之间预设有相应的间隔距离,在被复印或者扫描的方式复制后,相邻两个信息点之间的距离会发现偏差,从而形成无法被识别的无效编码,因此,信息点的位置、与二者之间的距离可提高复合编码的防伪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手机PCB板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电源供应器的过电流保护芯片及其设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