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5150.2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开保津晃一;小宫庄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椿本链条 |
主分类号: | F16G13/16 | 分类号: | F16G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线 保护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该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适合于收容缆线或软管(hose)等相对较轻量且小直径的缆线类,并且即使在可动构件的移动过程中也能安全且可靠地引导保护缆线类,所述缆线或软管例如对半导体制造装置、药品研发测试装置、车辆用门(door)开闭装置、车辆用滑动座椅(slide seat)、车辆用电动天窗(sunroof)等的可动构件供给电力或压缩空气的能量(energy)。
背景技术
从前,已知有一种管(tube)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其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将沿片材长度方向挤出成形加工而成的长条状的弹性体(elastomer)树脂制片材的两侧弯折而形成的缆线收容空间内,沿着片材长度方向来收容缆线类,并反复呈直线姿势与弯曲姿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
作为此种现有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例如有图8(A)及图8(B)所示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700。
此处,图8(A)是从片材长度方向L观察现有技术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700装配前的状态的图,图8(B)是从片材长度方向L观察现有技术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700装配后的状态的图。
现有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700的弹性体树脂制片材700A具有外周壁形成部分720、左右一对弯折部分710、左右一对侧壁形成部分730及内周壁形成部分740。
其中,外周壁形成部分720是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呈直线姿势时在片材长度方向L上邻接卡合,并且在呈弯曲姿势时,以片材长度方向L上的规定间距(pitch)在弯曲外周侧相互分离扩开。
而且,弯折部分710在外周壁形成部分720与侧壁形成部分730的边界处形成为薄壁,从而在弯折部分710处变得容易弯折。
进而,左右一对侧壁形成部分730是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外周壁形成部分720的两侧连续地配置,且在呈直线姿势时在片材长度方向L上邻接卡合,并且在呈弯曲姿势时,以片材长度方向L上的规定间距相互分离扩开。
而且,内周壁形成部分740是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在左右一对侧壁形成部分730上以垂设状态分别一体成形,且在形成缆线收容空间R时,使一对母型内周壁部741A与公型内周壁部741B沿着片材长度方向L而在弯曲内周侧相互卡合的状态下闭合,从而形成与外周壁形成部分720相向的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2674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998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9-2910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700采用了内周壁形成部分740的一对母型内周壁部741A与公型内周壁部741B在1处部位简单地卡合的结构,因此在缆线类C的根数多而在缆线收容空间R内垒积的情况下,左右两侧的侧壁形成部分730会被缆线类C朝左右外侧推展,从而存在一对母型内周壁部741A与公型内周壁部741B朝左右方向外侧被拉伸而卡合脱离之虞,或者因卡合状态下的一对母型内周壁部741A与公型内周壁部741B具有厚度而导致呈弯曲姿势时的弯曲阻力相对较大而难以弯曲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解决如前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者,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型缆线类保护引导装置,即使在朝左右方向外侧拉伸的力发生作用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一对卡止部的卡合脱离,并且弯曲阻力比现有的结构要小。
(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椿本链条,未经株式会社椿本链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5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台阶区上具有至少部分非透射涂层的光波导
- 下一篇:一种直线电机直驱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