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肉桃果实中花色苷的提取和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704.3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严娟;沈志军;蔡志翔;俞明亮;马瑞娟;钱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方晓明 |
地址: | 211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肉桃 果实 花色 提取 高效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肉桃果实中花色苷的提取和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属于化学工业中的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桃果实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富含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化学物质和色素,包括维生素、花色苷等。
红肉桃果肉内含有大量花色苷,果实颜色鲜艳特殊,具有眼球效应,提高市场占有份额的潜力;同时抗氧化能力强,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等国已开始重视富含有益健康成分的红肉桃品种选育,国内学者也开始对红肉桃资源进行评价和挖掘。从花色苷视角进行以有益健康为选育目标的红肉桃种质评价和创新研究工作已经开展,而明确花色苷的组分及含量是对红肉桃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前提。
已有研究报道红肉桃(包括DBF基因型和bf基因型)中的花色苷成分为矢车菊素 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 3-芸香糖苷。其中DBF基因型红肉桃仅含矢车菊素 3-葡萄糖苷,bf基因型含矢车菊素 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 3-芸香糖苷两种花色苷。国内外对桃花色苷的组分分析均采用HPLC法,但是目前HPLC检测花色苷还存在很大不足,主要问题是流动相集中选择乙腈和甲酸等高毒高价格的试剂,还存在流动相组成复杂和梯度条件繁琐,检测时间长等问题。而在其它食品的花色苷测定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授权公告号 CN 101701945 B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了一种利用HPLC测定黑大豆种质种皮中花色苷构成谱及含量的方法,其流动相由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组成,所述流动相A 为10% (V/V) 甲酸的水溶液;所述流动相B为乙腈:甲醇:水:甲酸= 25:25:40:10(V/V) 的混合溶液)组成复杂,价格昂贵。
公开(公告)号10177665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萝卜红色素中花色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其流动相为高毒高价格的乙腈甲酸(乙腈:5%甲酸=24:76);所测定花色苷为天竺葵 3-葡萄糖苷。
而且目前对花色苷的提取多单纯地用甲醇或乙醇,提取效率不高,导致花色苷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取和准确测定红肉桃果实中花色苷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肉桃果实中花色苷提取和高效液相测定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a 、配制花色苷的混合标准溶液,在色谱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绘制标准溶液曲线;
其中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C18反相柱;
流动相A:甲醇:磷酸:三氟乙酸=97:2:1(V/V);
流动相B:水:磷酸:三氟乙酸=97:2:1(V/V);
流速:1.0 ml/min;
波长:525 nm;
柱温:25℃;
梯度冲洗:0~17 min,流动相B从95-44%;17~20 min,流动相B从44-95%;
b、称取1g桃果肉,加入5mg果胶酶和5mg纤维素酶,同时加入2 ml提取液,避光超声波提取10 min,4℃下10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22 mm有机滤头过滤,即配制成样品溶液,其中提取液的配比为甲醇:水:磷酸:三氟乙酸=70:27:2:1(V/V);
c、在色谱条件下对样品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同步骤a;
d、将样品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曲线做比对,得出样品溶液中的花色苷含量。
进一步的,步骤a中配制花色苷的混合标准溶液的步骤为:分别准确称取1 mg各种花色苷标准品,用1 ml提取液溶解,制得浓度为1000 mg/L的标准溶液;分别移取0.50ml各标准溶液,混合并用提取液逐级稀释,制得各级混合标准溶液,各级混合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500、100 、50、10、5、1、0.5、0.1、0.05、0.01mg/L。
进一步的,所述花色苷包括矢车菊素 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 3-芸香糖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7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