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466.6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丽芳;项延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2G1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连接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箱式电器件箱内高压与箱外高压转接的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等类型的电池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场合,例如车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等,需要用到由多个电池组装成的电池模组甚至是电箱,在组装成电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将电箱内部的高压转接到电箱外的装置,该装置的一端需要与同电箱内的电池连接的高压电缆连接,另一端则需要与接外用设备的高压电缆连接。
此外,由于是高压体系,人们对电缆连接装置的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等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遗憾的是,目前业内并未能提供一种实用的、结构简单、防水性能和密封性能好的电缆连接装置,以实现箱式电器件箱内高压与箱外高压的转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用且结构简单的电缆连接装置,以实现箱式电器件箱内高压与箱外高压的转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上盖、外接线缆端子、连接片和底座;
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配合连接形成空腔;
所述连接片包括连接段和伸出段;
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外接线缆端子均设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且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外接线缆端子连接,所述外接线缆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上盖之间;
所述伸出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另一端从所述底座伸出。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外接线缆端子的下方设置有线缆密封圈。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伸出段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外接线缆端子包括端子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三通孔;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后固定于螺母内,实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外接线缆端子之间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段和伸出段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片的材质为铜、铝、金或银。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包括上盖主体、第一凹槽、第一半圆形槽、导向块、线缆密封圈凹槽、上盖卡扣、凸起部和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上盖主体的中央区;
所述第一半圆形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通,另一端与所述上盖主体的下端齐平;
所述导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折角处;
所述线缆密封圈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半圆形槽的下端;
所述上盖卡扣设置于所述线缆密封圈凹槽的横向两侧;
所述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周围;
所述第四通孔设置为四个,并且四个所述第四通孔设置于所述凸起部的四个角上。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第二凹槽、第二半圆形槽、底座密封圈凹槽、用于容纳所述密封条的密封条凹槽、底座卡扣、第一盲孔和供所述伸出段伸出的底座通孔,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半圆形槽、所述底座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条凹槽、所述底座卡扣和所述第一盲孔均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一个表面上;
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的中央区;
第二半圆形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另一端与所述底座主体的下端齐平;
所述底座密封圈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半圆形槽的下端,并且所述线缆密封圈凹槽和所述底座密封圈凹槽相匹配对线缆密封圈加以固定;
所述密封条凹槽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并且所述密封条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外围,所述密封条凹槽的两个末端靠近于所述底座主体的底部设置且被所述上盖卡扣固定;
所述底座卡扣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密封条凹槽之间;
所述第一盲孔设置于所述底座主体上且与所述第四通孔匹配设置,螺钉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固定到置于所述第一盲孔内的镶嵌螺母内部,实现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的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座主体的另一个表面上还设置有安装板密封圈凹槽和第二盲孔,并且所述第二盲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密封圈凹槽围成的圈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电缆连接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板密封圈凹槽内设置有安装板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二次电池的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