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侧分组数据网服务器地址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9538.1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2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茹;张宝山;张文静;杨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W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民盛,王丽琴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分组 数据 服务器 地址 管理 方法 | ||
1.一种终端侧分组数据网PDN服务器地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通过签约数据库管理工具,在签约数据库中配置用户设备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B、在UE发起附重新附着请求后,核心网EPC在获取UE签约数据时,同时获得该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并将所述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携带在附着接受消息发送给UE;
步骤B包括:
B1、UE发起附着请求,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消息,消息中携带附着请求消息,所述附着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PCO信元;
B2、基站向EPC发送携带附着请求的初始用户设备信息消息;
B3、EPC获得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后,填充附着接受消息信元,所述附着接受消息信元携带在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中发送给基站;
B4、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将附着接受消息发送给UE;
B5、UE通过解析附着接受消息获得PCO信元,得到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B6、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给基站;基站发送初始上下文响应消息给EPC;
B7、UE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信息传输消息,消息中携带附着完成消息;
B8、基站将携带附着完成消息的上行链路信息传输消息发送给EPC,完成UE附着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3包括:
B3-1、EPC对来自基站的初始用户设备信息消息进行解码操作,得到由UE发送的附着请求消息;
B3-2、EPC进一步对附着请求消息进行分析,得到UE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B3-3、根据UE的IMSI号信息,EPC访问签约数据库,查找该IMSI号对应的UE的签约信息,从签约信息中得到该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B3-4、EPC将获得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该IMSI号对应的UE上下文中;
B3-5、EPC构造附着完成消息,并将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保存到PCO信元中;
B3-6、EPC构造携带所述PCO信元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并发送给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5包括:
B5-1、UE解析来自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获得附着接受消息中EPC为UE分配一个未使用地址,地址分配成功;
B5-2、UE解析附着接受消息中的PCO信元,获得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B5-3、保存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到上下文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C、通过签约数据库管理工具,在签约数据库中修改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
D、在UE发起重新附着请求后,EPC在获取UE签约数据时,同时获得该UE对应的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并将所述PDN服务器地址和端口号携带在附着接受消息发送给UE。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之前进一步包括:
C1、判断是否需要使修改内容立刻生效,若是,则转步骤C2;否则,结束本流程,等待UE主动发起重新附着请求执行步骤D;
C2、判断是否由操作维护中心发起去附着,若是,则转步骤C3,否则执行步骤D;
C3、操作维护中心向EPC发出对UE的去附着指令;
C4、EPC发起UE去附着流程,UE进入非附着状态;
C5、UE主动发起重新附着流程,转至步骤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9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云台夹子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监控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