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8885.2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连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聚晶自动化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空调 节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建筑物消耗的能量中,室内空调系统能耗占的比例约为50%,照明所占比例为33%,可见空调系统能耗非常大;随着空调迅速普及,用电负荷逐年猛增,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
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是实现系统节能运行的最佳方式,在当前新设计的系统中,变流量控制已被做为基本要求提出,在对老旧的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时,变流量控制亦是首选方案。循环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的节能效果早已被理论和实践证实,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及节能设备供应商简单的认为变频就是节能,故直接把变频供水系统用于中央空调的循环系统,结果导致节能效果不明显,严重时甚至导致中央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这是因为变频供水系统一般采取恒压控制,根据用户扬程设定供水压力,而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的流量与压力无关,与系统的给水和回水之间的压差相关,当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采取压力控制时,如果设定值偏高,系统尚可勉强维持运行,但节能效果大打折扣,如果降低设定值,大气压力、膨胀水箱水位、循环水温度等对水压的影响将非常明显,直接结果是影响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严重时会导致中央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此类用户,在经过短暂使用发现问题后,一般采取弃用处理,造成严重浪费。
比较成熟的循环水变流量控制系统大多采取变频、工频混合运行模式,既当负荷较轻时,由一台水泵变频运行,当运行频率达到50赫兹仍不能满足流量需求时,采取加一台工频运行水泵,变频泵用来弥补不足部分的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的特点是能够较好的解决中央空调系统低负荷运行时的节能问题,但是,当两台以上水泵同时运行时节能效率下降,原因是工频运行水泵不节能,同时运行的变频水泵在低频运行时,当泵头压力不足以推开单流阀时,对系统没有贡献,即使这时只需要变频泵补充很小流量,变频泵也需要在接近工频运行时才开始对系统有贡献,而对变频泵来讲,高频率低流量的运行模式显然是低效率的,而当系统需要较大流量时,往往是峰、谷、平电价的峰值期,此时段节电的经济效益不可忽视。
目前在用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普遍采取集中控制模式,既,将与中央空调有关的设备、传感器、控制器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成品的一次主回路、二次控制回路、传感器、控制器等组成一个繁琐、庞杂的控制系统,结果导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差,故障概率较高,且维修人员技术要求高。
目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普遍采用PLC,这种控制器属于工业通用设备,其特点是通用性、适应性强但专业性差,将其用于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虽然从技术上没问题,但由于不专业,实现起来比较麻烦,使得成品控制回路较复杂,故障隐患相对较多,维修也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结构不合理节能效率低、故障概率高维修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还包括:
至少三套相互独立的执行模块,每套所述执行模块均包括一变频器和由所述变频器控制的水泵;所述变频器通过电动机带动水泵运行,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控制指令输出接口分别与各变频器相接,并控制各变频器完成节能变流量控制;
设定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交互连接,用于设定中央空调的工作任务;
输入接口,通过所述设定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相接;用于实时采集系统的总流量、总功率、供水温度、供水压力、回水温度、回水压力及各所述变频器的反馈信息;
编组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交互连接,用于分配各变频器担任主泵、辅助泵、备用泵中的一种;任一执行模块发生故障后,所述中央处理器将故障信息传送至所述编组模块,由编组模块安排其他执行模块接替故障执行模块运行;
启动控制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交互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启动或停止;
控制柜盘面,与各变频器交互连接,所述控制柜上设置频率显示表、上电指示灯、手动调频旋钮,所述频率显示表、上电指示灯、手动调频旋钮与变频器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聚晶自动化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聚晶自动化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的光电探测器响应特征检测系统
- 下一篇:灌溉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