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6711.2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1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白承丘;庄铭宏;曾淑雯;廖伟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19/28 | 分类号: | G11C19/28;G09G3/2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石海霞;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抑制漏电流的移位寄存器。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显示面板包含有多个像素、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源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用以写入数据信号至被开启的像素。栅极驱动电路包含多级移位寄存器,用来提供多个栅极信号,以控制像素的开启与关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移位寄存器具有漏电流过大及晶体管数目过多的问题,引起额外功耗。此外,因晶体管数目过多而造成布局面积过大,故不利于实现窄边框显示面板的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包含输入级电路、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及下拉电路。输入级电路用以接收至少一输入信号。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一时钟脉冲信号,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而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于输入级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控制电路包含第二开关及第三开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系统电压端,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节点,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时钟脉冲信号。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节点,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系统电压端,而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于输入级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下拉电路包含第四开关及第五开关。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输入级电路的第二输出端,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系统电压端,而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于节点。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系统电压端,而第五开关的控制端耦接于节点。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可抑制漏电流,而具有节能的功效。此外,由于移位寄存器采用精简的设计,而具有较少的晶体管数目,故可降低制造成本,并适合用于窄边框的面板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移位寄存器的时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位寄存器的电路图。
图4为图3移位寄存器的时序图。
图5为图1及图3的第一时钟脉冲信号及第二时钟脉冲信号的另一时序图。
[主要元件附图标记]
100、300 移位寄存器
110、310 输入级电路
120、320 控制电路
130、330 下拉电路
312 双向选择电路
340 重置电路
A 节点
C1 电容
CLK 第二时钟脉冲信号
D2U 第二选择信号
M1 第一开关
M2 第二开关
M3 第三开关
M4 第四开关
M5 第五开关
M6 第六开关
M7 第七开关
M8 第八开关
M9 第九开关
M10 第十开关
N11、N21、N31、N41、N51、第一端
N61、N71、N81、N91、NA1
N12、N22、N32、N42、N52、第二端
N62、N72、N82、N92、NA2
N1C、N2C、N3C、N4C、N5C、控制端
N6C、N7C、N8C、N9C、NAC
NC1 源极
NC2 漏极
NCC 栅极
O1 第一输出端
O2 第二输出端
R 电阻
RST 重置信号
SIN 输入信号
SR[n] 输出端
SR[n-1] 前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SR[n+1] 后一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T1、T2、T3、T4、T5 时段
U2D 第一选择信号
V0 初始电位
V0’ 低电平
V1 第一电位
V2 第二电位
VGH 第一系统电压端
VGL 第二系统电压端
XCLK 第一时钟脉冲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壳层分布的催化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控制宽带光源光强稳定的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