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5833.X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炜;袁坚;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8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央 接线 耐压 测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及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CAN总线用于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及装置,属于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是汽车电源分配及电源管理部分,它包含汽车继电器、汽车保险丝、分电源线及总电源线等。它的作用将原来分散在各个控制模块的功率驱动部分集中在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内,并且将各个控制模块电源分开、分别进行供电。
车用中央接线盒的应用,避免由于某个控制模块出现故障而影响其它控制模块正常工作乃至整车的正常工作。便于诊断和分析故障模块范围及问题所在;同时还降低了整车成本、节省了汽车安装空间、同时也减少了部分汽车线束等零部件,提高了整车厂装车效率,方便了整车厂管理和产品维护。
现有技术中,对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不同回路的耐高压测试,主要采用并联控制方法:一路高压开关输出对应一路DO控制。通常一个通用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测试平台需要256个点即256路高压开关输出对应256路DO控制,如图一所示。
该方法缺点在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通过点对点的长距离控制连接,会引起长线干扰、线路布局复杂,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开环控制不确定性大,及制造加工繁琐等问题,甚至造成对被测试产品及测试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通过点对点的长距离控制连接,会引起长线干扰、线路布局复杂,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开环控制不确定性大,制造加工繁琐,甚至造成对被测试产品及测试设备损坏。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央接线盒的耐压测试方法,工控机通过CAN控制总线分别与多路高压矩阵开关连接,控制高压矩阵开关的闭合/断开;工控机还与高压测试设备连接,控制高压测试设备的高压输出及耐压测试;高压测试设备与所述多路高压矩阵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路高压矩阵开关为16×16路高压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CAN控制总线与CAN卡连接,所述CAN卡设置于工控机内。
一种汽车中央接线盒的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工控机,高压测试设备,16×16路高压矩阵开关,还包括CAN卡,所述CAN卡通过CAN总线分别与16×16路高压矩阵开关连接,控制多路高压矩阵开关的闭合/断开;所述工控机与高压测试设备连接,所述高压测试设备与16×16路高压矩阵开关连接。
本发明在对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的耐压测试时,采用了CAN总线与16×16路高压矩阵开关连接,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的控制线的连接方式大大简化,线路清晰简洁,布局简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控制连接,大大降低了长线引起干扰,线路布局简单清晰。
2)节省布线空间。
3)采用闭环控制,确定性强,大大增强测试系统抗干扰能力。
4)制造加工简单。
5)避免造成对被测试产品及设备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对比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的示意图。对车用中央接线盒不同回路的耐高压测试,采用的是并联控制方法:一路高压开关输出对应一路DO控制。一个通用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测试平台需要256个点即256路高压开关输出对应256路DO控制,如图1所示。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通过点对点的长距离控制连接,会引起长线干扰、线路布局复杂,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开环控制不确定性大,及制造加工繁琐等问题,甚至造成对被测试产品及测试设备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AN总线用于汽车车用中央接线盒耐压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在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通过点对点的长距离控制连接所引起一些列问题,如图2所示。
硬件:用CAN总线方法连接于工控机与高压开关板之间以替代并联控制方法。由于CAN总线是以一股双绞线形式连接并且以差动方式传送信号,克服了并联控制方法多线、长距离信号传送所带来的弊病:长线干扰及制造加工繁琐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检测电路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输变电线路报警监测终端